240.世界杯期间媒体的“直男癌”.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0.世界杯期间媒体的“直男癌”

240.世界杯期间媒体的“直男癌” 2014-07-16 小编手记:“女球迷”“女博士”“女司机”“女大学生”……在我们接触媒体时,这样的表达绝不少见。小编曾经很疑惑:难道男生都是真球迷吗?难道男司机开车永远不发生车祸吗?为什么非要强调当事人的女性性别特征呢?其实,这就是媒体的“直男癌”。 巴西世界杯期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经不失时机地发表“2014世界杯女生行动指南”,指导女生如何正确地陪伴男友欣赏足球。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亦发表文章探讨“女球迷”的种种特点。虎扑足球的微博编辑则因为在转发一条段子时附上了有名的反女权口号“Go back to the kitchen(回厨房去!)”,最后以删帖道歉告终,惹出了不大不小的风波。 也许相当一部分读者并不会注意到这种叙述方式的偏颇,或认为这类叙述方式本就符合球迷群体中男多女少的社会现实,并无“歧视”之嫌。 但是,相较于普罗大众,媒体从业者需要更为敏感的社会意识与长远的眼光,才能在新闻报道的 “尊重”、“有趣”和“现实”中游刃有余。 尽管绝大多数媒体在女权个案上发声,为男女平等摇旗呐喊(参见冯媛《性别影响媒体报道之反思》和 《2013中国的12个女权时刻——年度公开行动回顾》,但一众媒体叙述中不知不觉流露出的“软歧视”则显示了更为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借用一个流行词,这或许是大众媒体的“直男癌”。 真球迷都是男的,女球迷都很无知? 无论在“真伪”上定义诸多标准,“球迷”这一概念本身是中性的——毕竟这只关乎爱好而非性别。但如若进行一个迷你文献分析,就会发现主流媒体对男女球迷的报道角度大相径庭。 人民日报三年之间在报道中提到的“女球迷”四次,“男球迷”仅一次,而“球迷”则过千次。关于女球迷的报道,部分节引如下: “在圣保罗南区的一家美甲店,在一个指甲上画上世界杯元素图案的价格是3雷亚尔(约合人民币9元)……依然挡不住女球迷让世界杯“武装到手指”的脚步。” (2014年6月25日) “就连最庞大的‘不懂球群体’女球迷们也可以坦承,‘看的不是球,是球星’。” (2014年6月13日) “即便女选手、女球迷较少参与和关注的赛事,主办方也不忘请来美女拉拉队调剂气氛。” (2012年6月12日) ——不难看出,人民日报三年间四次提及“女球迷”,有三次都是针对其“爱美”“不懂球”的特点。而最近的一次,则更为有趣: “……加时赛还没结束,有巴西球迷开始退场。一个女球迷跟一个阿根廷球迷发生了争执,不过很快被人拉开……” (2014年7月6日) 从论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角度看,观察这件事“怎么被报道”,也许比被报道的内容更加说明问题:分明是两个球迷间的争执,却叙述成为“女球迷”与“球迷”间的冲突。 寥寥十几字间隐含的是这样的假设:“球迷”群体就是男性群体——这也许某种程度上足以解释“男球迷”一词在报道中销声匿迹的原因。 无法否认的是,当前球迷群体中依然男多女少。但问题在于,主流媒体为女球迷定义只爱美、不懂球等诸多标签,甚至如人民日报微博那般给出《世界杯女生行动指南》, 在漫画中泛化所有女生对足球一无所知的形象,只能强化这种偏见——明明数量众多的真女性球迷,也一样无差别地被吞噬进这种刻板印象之中。 “女大学生”“女博士”“女村干部”的女性标签 如果针对女球迷的刻板印象还能够用“真女性球迷”数量太少来勉强解释的话,那媒体广泛针对女性大学生群体、博士群体和公务员群体的报道方式则难以令人信服。在相当一部分的报道中,“女”字一词所附加的报道角度,往往与以下几个问题相关: 对女性的物化。报道关注当事人的性吸引力,或评价当事人的外貌美丑、感情私生活。譬如此条新闻:厦大指责校长女副教授:曾反映官员和女博士丑闻 (成都商报),新闻当事人的性别与“反映丑闻”的部分,在访谈中并非焦点,却被明显放大。 对性别角色的强化。报道集中关注当事人的婚恋、家庭问题(以及往往附带这一问题所引发的求职困局)——这一类报道,常见于社会版的女博士相关新闻。 此外,另一种惯常的方式在无关事件的“女XX”头衔之下,对当事人进行妖魔化。譬如西安晚报在上周所刊登的评论“‘儿嫌母丑’真有病,得治”中说道,近年来,高学历者不孝的消息屡见报端。此前,海南一位副教授就曾因治疗费、赡养费与母亲产生纠纷,主动磕三个响头和母亲断绝关系。重庆一位女博士竟然不认在农村爹娘,被弟弟曝光。每一期这样的事件报道后都会引发谴责声,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事实上,不孝与性别并无关系,但这样一段评论,对副教授这一称呼无伤大雅,却恐怕又为“女博士”这词添上了一抹污名。 也许报道中出现的种种事件都基于事实。但叙述的方法与强调的重点,则切实的反映了媒体人对女性地位的态度和对多元社会的判断。 结语 媒体在性别平等方面所应该做的,并不仅仅包括在个案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