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设计201305月01日51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分析 学习者: 学习主体地位 特征分析与角色设计 教师: 教学主导地位 特征分析与角色设计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学习者分析与角色设计 一、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一)个体特征分析 (二)整体体特征分析 (三)分析方法 二、学习者角色设计 (一)作为合作者 (二)作为探究者 (三)作为自主发展者。 (一)个体特征分析 第一,未完成性(非专门化、匮乏性) 1.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性,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后天是未特定化、匮乏性的补偿) 2.人在生物进化上的不完善性还体现在人的孕育期、幼年期的延长方面。 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第二,能动性 1.是指人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 2.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职责意识等等。 第三,复杂性 1、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 作为教师,应该深信有可能成功教育每个儿童,应该容忍儿童的缺点和弱点,理解儿童过错最细微的动机和原因,而不是把儿童的每一次淘气都看作是烦心和头痛之事,又针对地采取措施。 第三,复杂性 2、各种人际关系和信息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人、同学、朋友、书、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以及“和能有力地影响青年心灵的人进行的完全料想不到的会见”等,有消极有积极的. 教师的使命在于克服消极影响,彰显和推动积极影响。 (二)整体特征分析 1、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上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 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 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 顺序发展的特征。 2、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不平衡性 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在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 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 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 二是指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为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展这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无法补偿。 比如语言,守恒和可逆性的理解(皮亚杰)。 敏感期的提出与印刻现象的发现有关。 1873年斯皮尔顿发现,刚出生的早熟鸟类的雏鸟存在一种接近和跟随运动物体的倾向。 到1937年,奥地利科学家劳伦茨对此重新发生兴趣,他在观察小灰天鹅破壳出生时发现,小灰天鹅第一眼看见什么动物就把什么动物当成妈妈。如果是母鸡在跟前,它就跟着母鸡走;如果孵出时看到的是劳伦茨就认劳伦茨作妈妈,于是会跟着劳伦茨而不是他们真正的妈妈。劳伦茨去什么地方,一群摇摇摆摆的小天鹅就在身后跟到什么地方;下水游泳,小天鹅也跳进水里,并且亲热地啄着他的头发和胡子。 后来劳伦茨又发现,如果这些刚孵出的小天鹅看到的是活动的鸡鸭玩具、风船、小球等,也会跟着这些东西走;一定的声音也能引起这种现象,例如,他在小天鹅破壳而出之前,对着这些蛋喊“来,来”,小天鹅出来后就会跟着他的喊声跑来,而不是追随他们真正的妈妈。 劳伦茨把这奇妙的现象称之为“印刻现象”。 通过研究他发现,印刻现象与普通的学习不同: 一,印刻现象是只限于在出生后一个短暂的特定时间才能形成,超过了这个特定的期限就不能形成。也就是它存在着一个敏感期; 二,印刻的效果是持久的,印刻现象一经形成就不能再改变,具有一种不可逆性,而不像学习那样常会遗忘等; 三,印刻现象不需要食物的强化,一次就可以形成; 四,各种动物的印刻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小鸟“母亲印刻”的敏感期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