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们的老师杨福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我们的老师杨福生

教学内容 爱我们的老师 主备人 杨福生 教 学 目 标 1、感受到校园中,老师对学生的爱,知道为什么要爱老师。 2、知道永远爱老师、尊敬老师是做人的应有的好品质,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3、懂得对老师有礼貌、关心老师、接受老师的正确教导、不忘老师的教育之恩,是尊敬老师的表现。 4、真诚感激老师的爱,学会向老师表达爱。 重 点 了解老师对学生的爱,知道学生为什么要爱老师。 教 具 教学课件 难 点 懂得对老师有礼貌、关心老师、接受老师的正确教导、不忘老师的教育之恩,是尊敬老师的表现。 学 具 无 课 型 新授课 日 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谁最有功劳 师:是啊,很多人对社会都有巨大的贡献。但是,不论是谁都是教师教出来的,所以,教师功劳最为显著,把这枚勋章授予老师是当之无愧的。 板书课题 爱我们的老师 二、新课 1、我眼中的老师(身边的老师) (1)a师:同学们,您们知道老师的每天都要完成哪些工作吗? 预设:备课、讲课、判作业…… b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拍摄的资料 幻灯片:踏入学校大门、上操时、感到凉意时、上课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课间护理、 c师:这就是老师的日常工作,他们要教会同学们知识、技能,关心同学们的生活,还要教给大家做人的道理呢!那你了解老师工作中的的喜怒哀乐吗? 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是: 我们的表现令她(他)高兴的是: 我们的表现令她(他)烦恼的是: (2)A生:回忆语文课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摸摸额头说不发烧,让我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妈妈的关心是一样的 师: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过老师的关心、帮助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预设:当我生病时、学习遇到困难时…… 朋友:体育课上老师教大家跳绳,回答好要糖吃 卫士:记得社会实践活动吧。但我们下车时、游玩中、时时刻刻保护同学们的安全,返校时老师累的 师:老师不但教给我们知识,还无时不在关心我们,多像我们的妈妈啊?而且注意保护我们有多像一名卫士。有时和我们一起游戏,就如同我们的朋友。但老师对我们不总是和风细雨,有时候我们也感到老师对我们很严格,甚至是暴风骤雨。 老师为什么这样严厉呢? 出示:跑步时、上课时、回答问题时、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老师要求 师:老师这样严格要求为的是谁?你能理解老师吗? 预设:让我们有好身体、好习惯、好本领 2最美的老师:出示徐本禹支教贵州贫困山区的事迹 张莉老师救助孩子失去了双腿的事迹。特教老师教学的事迹。 师:我们为什么要爱老师。 3、我爱我师 师:尊重老师是传统美德 出示:毛泽东徐特立信 师:教师节怎样表达对老师的爱? 送老师贺卡、出教师节小报,给老师颁发奖状 毕业生们回到母校 日常学习中怎样尊师? 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见到老师有礼貌大声问好 不顶撞老师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 4小结:回家设计一张给老师的奖状 复 备 板 书 设 计 自 评 狗吊岩村师贵州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如同是一个封闭的孤岛一般。这里至今水电不通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一封信也要跑18公里崎岖的山路;晚上,跳蚤几乎让他们无法入睡,被咬得到处是包;粗糙的玉米渣和酸菜汤是他们的主食,还要忍受无处不在的苍蝇。 2002年暑期,一个大四学生从千里之外的武汉来到贵州省狗吊岩村设在山洞里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全村只有一条泥泞的小路通往几十公里外的镇子……”   他叫徐本禹,当时是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的学生。   当他第一次走进狗吊岩的岩洞小学时,他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岩洞里的教室仅仅是用两堵一人多高的墙隔开的,中间是过道,一、四年级的黑板是用两根棍子搭在岩洞上的木板”,没有照明,从黑乎乎的洞里仅能看到一小块天空。当暑期结束返校时,孩子们一直把他送到好几公里外。一个孩子仰着头问道:“大哥哥,你还要来吗?”徐本禹噙着眼泪,点了点头。他没有告诉孩子们,他正在准备考研究生。 后来徐本禹以372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研究生,但当晚,他彻夜未眠。孩子们的眼光一直在他脑海中闪现。   徐本禹出身在山东聊城一个贫困农民家里。他到华中农业大学上学时,甚至没有一件御寒的冬衣。是同寝室一个学生的母亲给了他一件夹衣。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别人的温暖。今天回想起来,他说,是这件夹衣改变了他的价值观。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就在那个无法入眠的夜晚,徐本禹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岩村帮助那些孩子。 只是为了一句承诺2003年4月,在学校没有保留研究生学籍的先例的情况下,徐本禹决定放弃学籍,实现他再次回去的承诺。之后,学校破天荒作出决定,为他保留两年学籍。同年7月16日,徐本禹带着3000册图书和七个志愿追随的同学,再次回到了狗吊岩。 由于生病等原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