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昭通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昭通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摘要:通过分析昭通市蔬菜产业现状,结合国内外蔬菜发展现状及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云南蔬菜产业的影响,提出了昭通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主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蔬菜产业;区域;发展;对策 昭通市具有发展温凉型蔬菜(又称夏秋补淡蔬菜)的自然优势,蔬菜产业是昭通市的优势产业,被列为“十二五”富民强市着力发展的8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面对国内日益蓬勃发展的蔬菜产业,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做强做大蔬菜产业,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为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繁荣农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是蔬菜工作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1?昭通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特点 1.1?产值逐年增加 2010年昭通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5万hm2、总产量165.1万 t、总产值6.5亿元,比2009年分别增加5 600 hm2、1.35万t和3.02亿元,增幅分别为7.1%、0.8%和86.8%;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7.5%,比2006年增加7.21个百分点。 1.2?种植品种丰富多样 昭通市立体农业特征突出,为蔬菜品种多样性提供了条件,绝大多数蔬菜品种都可以正常生长。历年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大白菜,其次是萝卜(大部分为饲用型)、甘蓝(莲花白、白花菜、青花菜、油菜薹)、蒜薹(头)、番茄、黄瓜、辣椒、西葫芦(出塘瓜)、大葱等,其他还有蚕豆、豌豆、毛豆、四季豆、南瓜、丝瓜、豆尖、瓜尖、西芹、生菜、莴笋、茄子、小米菜等30多个种类。保障了昭通市蔬菜市场的均衡供应,丰富了市内外蔬菜市场。 1.3?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广泛应用 2010年昭通市由企业、农业部门、蔬菜协会申报的无公害蔬菜产地已认定1.5万hm2,全市实施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1.5万hm2,产量14万t,分别比2009年增加2 500 hm2,3万t。 1.4?设施蔬菜生产效益显著 2010年昭通市已建设蔬菜大棚1 300 hm2,产量4.6万t,分别比2009年增加1 000 hm2和3.5万t。一方面缓解了蔬菜市场淡旺季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通过抓产品上市的时间差和产品品质,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效益,667 m2产值可达4 000~12 000元,农民增收显著。 1.5?蔬菜商品化步伐加快 2010年昭通市以昭鲁坝区为代表的温凉型蔬菜和“三江四河”热区为代表的冬早蔬菜外销量达30多万t,其中10万t温凉型蔬菜直销四川、重庆、广东、福建、上海等地,20万t冬早蔬菜大多数销往周边城市及四川、重庆、昆明等地。冬早蔬菜以其“一早二好”的优势发展迅猛,2010年生产面积达2.9万hm2,比2009年增加367 hm2。另外商品率较高的大春蔬菜生产面积也在增加,商品率(35%)最低的晚秋蔬菜生产面积则逐年递减。 1.6?主要耕作模式、种类及产值 江边河谷以巧家、绥江县为代表的冬早蔬菜区,是一年两熟、粮菜轮作制,多数是一季水稻、一季冬早蔬菜,巧家县蔬菜以露地栽培为主,绥江县是以竹拱棚为主,种植品种以番茄、黄瓜、冬马铃薯、甜糯玉米、辣椒等为主,商品率达90%以上,一般667 m2产值(含粮食)可达4 000~6 000元。以威信、水富、大关县为代表的钢架大棚一年可以生产3~4熟蔬菜,一般是番茄、黄瓜、叶菜、西芹轮作,商品率也是90%以上,667 m2产值一般可达6 000~8 000元。以昭鲁坝区为代表的平坝山区露地栽培有3种模式:一种是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如昭阳区的龙泉、太平、旧圃等城郊结合部是一年2~3熟蔬菜,主要模式有蒜薹(头)—大白菜、大白菜—番茄(黄瓜)、番茄(黄瓜)—甘蓝(莲花白、花菜),商品率90%以上,667 m2产值3 000~7 000元;另一种是与秋粮套作或轮作,如玉米套马铃薯,马铃薯收后再套作萝卜(以白萝卜为主,也有胡萝卜)或大白菜、主要用作青饲料,蔬菜的商品率低,667 m2产值(含粮食)1 500~2 000元;还有一种是水稻与豆类(蚕豆、豌豆)或甘蓝轮作,蔬菜商品率达60%以上,667 m2产值(含水稻)2 000~2 500元。以昭阳坝区为代表的平坝一般山区大棚高效栽培模式有:太平办事处的草莓—小西瓜,春提早黄瓜—秋延后番茄—越冬西芹,冬春早番茄—夏秋菜豆—秋冬黄瓜等,还有春番茄—秋黄瓜—西芹,春西葫芦—夏苦瓜—秋辣椒,春西葫芦—夏苦瓜—秋辣椒,春西葫芦—夏黄瓜—甘蓝等,商品率达95%以上,667 m2产值可达万元以上。 2?蔬菜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2.1?温凉型蔬菜区域 温凉型蔬菜,又称夏秋补淡蔬菜,该区域是指年平气温在11 ℃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 ℃左右,年降雨量800 mm左右,且具有相应灌溉条件的区域。就全市而言,这一区域是南部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