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品广播电视新闻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 1.有线电报的发明 磁针式电报(德国的高斯-1833//安培) 莫尔斯-1844年5月24日 2无线电报 1865年,英国麦克斯威提出电磁波理论 1888年,德国赫兹实验室验证 1895年,马可尼(意大利)和波波夫(俄国)发明无线电报 3广播的发明 德佛雷斯特(三极管,发现了一个庞大的“空中帝国”) 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电台 ,标志着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的诞生。 4广播走向成熟时期(为什么?) 在经济危机中走向成熟: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奥森·韦尔斯,CBS 5电视的科技基础 视觉暂留现象:视网膜上短暂地保留物体的影像 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力,电力强弱取决于光线强弱,它们之间的关系成正比。(1817年瑞典人布尔兹斯首先发现了“硒”,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转换能力,最早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 荧光效应:当电流冲击荧光物质时,会导致其发光,发光的强弱与电流强弱成正比。(电视荧光屏) 1884年,德国尼普科发明扫描盘。 6电视的发明 机械电视:圆盘是机械性装置 1927年英国人白尔德(贝尔德)传送图像640多公里。 机械电视的缺陷:(1)笨重;(2)噪音大;(3)不易操作,故障多。 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在伦敦市郊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这是世界电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7电视的发展 彩色电视阶段: 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1956年,磁带录像机问世,从此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卫星电视阶段: A早在1945年美国工程师克拉克在一本专业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太空转播站》的文章,首先提出了卫星转播电视的设想。 B 1960年8月,美国第一颗通讯卫星回声号上天(被动式卫星) 8广播电视的类型和制式 广播电视的类型:(1)国营制度型 (2)商业制度型(CBS) (3)公共型(BBC) 电视的制式:NTSC(1952美国发明) PAL(1962西德发明) SECAM(1966法国发明) 9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 广播新闻——是利用广播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手段对某些新近发生、发现、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传播。 10广播的传播特点 优点: (1)时效性强 (2)传播范围广播,不受空间限制 (3)声情并茂,感染力强 (4)受众面广,渗透力强 (5)非独占性 (6)抗自然灾害能力强 缺点: (1)稍纵即逝,不留痕迹信息的保存性差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3)广播受众较难做确切的统计 11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⑴传播的快捷性 ⑵内容的简洁性 ⑶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⑷传播过程的排它性 ⑸传播范围的渗透性 12电视的传播特点: 优点: (1)视听兼备 (2)现场感强、感染力强 (3)时效性强 (4)受众面广 缺点: (1)稍纵即逝,保存性差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13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⑴现场实证性 ⑵画面情节的片断性 ⑶现场制约性 ⑷内容的易受性 ⑸传播的及时性 14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2)传播顺序的制约性 (3)传播信息的多元性 (4)传播内容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15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的兴起 (1)有线数字电视 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实验 2003年我国启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试点工作 Ps: 此后确立了“四大平台”、“整体转换”战略 (四大平台: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它们共同构成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完整体系 ) (2)地面数字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有两种接收方式: 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 (3)卫星数字电视 (4)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5)IPTV (又称网络电视) 16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理念的变迁(依次叠加的过程,而不是取代过程)论述题 (1)党性原则与宣传教育观念 形成于战争年代,建国后成为主导观念。 “文革”时期,宣传成为新闻传播的唯一功能。 (2)客观报道与信息传播理念 20世纪80年代“信息传播”观念逐步普及,广播电视报道理念逐渐加强,宣传理念逐渐弱化。新闻传播除了宣传功能外,还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 (3)深度报道、舆论监督与“以正面报道为主”观念 a、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客观上需要新闻媒体强化舆论监督的功能。90年代中期,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系列批评报道为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