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写作
第三章 新闻语言及文采、文风 新闻语言是表达事实的基础 文采讲究辞章,给语言以修饰 文风则给语言以思想和风格 第一节 新闻语言的产生 一、语言和新闻语言 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语言的产生和独立是在近代新闻事业出现以后的事。 二、新闻语言构成因素 新闻语言的构成,概括地说,它着眼于人们对事实的实用关系,以事务语言的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颉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第二节 新闻语言的特色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一、客观 新闻语言的客观特色,通常表现在: 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例如: 消息 《 上海严寒》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 这几天上海 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 零下7.4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 罕见的严寒。10日和11日,这里出现 了晴天下雪 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 纷驻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10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至18日。 修饰语的限制性应多于形容词 例如:法新社记者比昂尼克关于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报道。 北京电台与今日清晨当地时间5时宣布周恩来总 理逝世的消息,但是,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他们 的总理已经逝世。 当新华社的电传打字机与当地时间4时过一点儿 发出这条消息时,中国几乎所有街道都没有行人。 在法新社所在的那所大楼里,当记者把消息告诉 开电梯的姑娘时,她顿时放声痛哭。 在对一位中国口译人员表示慰问时,他眼中含着泪, 嘴唇颤抖地说:“我们没有料到。我们非常爱戴他。他是 一位杰出的革命家。” 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极其爱戴,这样说并不夸张,他们 感到与周恩来非常接近。 预料全中国都将表现出巨大的悲痛,就像今天清晨听 到这个悲伤消息的那位中国少女所表现出的那样。 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二、确切 先对比两段写“暴雨成涝”的文字 狂风暴雨摇撼着东山岛,雷鸣夹着闪电,闪 电带着雷鸣。那雨,一会儿像用瓢子往外泼,一 会儿又像筛子往下筛,一会儿又像喷雾器在那儿 不慌不忙喷洒——大一阵子,小一阵子;小一阵 子,又大一阵子,交错、持续地进行着。 雨水从屋檐、墙头和树顶跌落下来,摊在院 子里,像烧开了似的冒着泡儿,顺着门缝和水沟 眼儿滚出去,千家百院的水汇在一起在大小街道 上汇成了急流,经过墙角、树根和粪堆,涌向村 西的金泉河。 ——浩然长篇小说《艳阳天》 昨晚午夜前后,广州市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倾盆大雨,下个不停。据广州市气象观测站报告,仅今天凌晨一个钟头之内,就已降雨145.5毫米。这场特大暴雨,是广州市今年以来下的最大的一场雨。由于这场暴雨来势猛,雨量大,暴雨时间长,使得广州市地势低洼的一些路段渍水淹近了部分厂房、仓库和民房等,郊区一些地势低洼的菜地渍水成涝,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有读者来点,东风东路水均大街和水均南街有近200户住在大楼底层的居民受水浸,室内积水深30多厘米,至2时发稿止,暴雨还在继续不停地下着。 ——《南方日报》《今天凌晨广州市降特大暴雨》 确切不是不能用模糊词,但两例在精确词和模糊词的使用与搭配上显然不同: 语言效果不同。前段文字在于艺术地再现生活真实,因而不注重暴雨大到什么精确程度,而是注重雨大成涝的形象画面,使形象更含蓄,形成意境。后段中,精确词和模糊词搭配效果是获得暴雨成涝的准确、科学的信息,精确程度较高。 搭配关系不同。前段中精确词和模糊词是沿着形象的动势连贯交错,结构关系自然流畅,自称完整的形象关系。后段文字二者结构界限明显。精确性语句往往与模糊性语句形成递进的说明关系。 定量要求不同。前段中模糊词定量不新闻语言笼统,形容性强,如“大一阵子”。而后段用模糊的形容词、副词、量词的定量要求相对精确,如“昨晚午夜前后”。 修辞方式不同。文学语言多用夸张、比喻、比兴、类比等想象的方式组织模糊词的搭配,如“瓢泼”。而新闻语言则多用与事实形态直接对应的修辞方式。 总之,凡应该用和能够用精确语言的地方,应 该尽量用精确语言或精确度比较高的语言。但是 也不需要像科技语言一样非常精确。 三、简练 如何做到呢? 首先,把事理弄清,问题想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