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 要:目的:通过对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与对照健康组的临床对比试验,发现BNP可作为判断肺心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发现可能提高BNP指标可能有效治疗肺心病。方法:比较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与对照健康组在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BNP水平与PaO2、PaCO2、RVPEP/AT的关系。结果:BNP水平与PaO2呈负相关,r分别为-0.75和-0.63时,P<0.01;BNP与PaCO2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和0.49时,P<0.01;BNP与RVPEP/AT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和0.54时,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可作为评价肺心病患者治疗效果与判定预后的参考指标未来有望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BNP;临床意义 由于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等慢性病引起的肺组织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肺动脉压力增设,诱发心脏病被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此类疾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文章通过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脑钠素水平进行监测,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8例为患者组,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7~83岁。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该48例患者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患者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平喘、祛痰、加营养治疗、强心、利尿等改善心脏功能治疗约2~4周;缓解期为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稳定2周后。对照组为45例健康查体者,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66~80岁;除外高血压、冠心病及严重肝肾等疾病。两组年龄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组在入院第2天早6时左右取肘正中静脉血3 ml,置入洁净干化学试管中,3 000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放置于冰箱中冻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NP;采静脉血的同时,自股动脉取常规抗凝血约2 ml,通过血气分析来测定PaO2与PaCO2;患者组采集血样本后做超声心动图测定RVPEP/AT,待病情好转稳定2周左右,再对上述指标做复查,并进行血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可以发现,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BNP水平与PaO2呈负相关,r分别为-0.75和-0.63时,P<0.01;BNP与PaCO2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和0.49时,P<0.01;BNP与RVPEP/AT呈正相关,r分别为0.78和0.54时,P<0.01。详见表1。 论文代写 表1 两组BNP、PaO2与PaCO2及RVPEP/AT测定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BNP(pg/ml) PaO2(mm Hg) 论文代写 PaCO2(mm Hg) RVPEP/AT 患者组 急性加重期 60 200.98±64.37 55±10 61±15 1.71±0.32 缓解期 60 77.34±20.98 74±12 毕业论文 43±11 1.26±0.19 毕业论文 对照组 论文代写 45 21.34±3.22 毕业论文 注:1 mm Hg=0.1333 kPa 3 讨论 作为一种由左心室分泌出的肽类激素,脑钠肽是在左心室室壁压力和张力的增加时分泌,能够反映左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目前应用于对左心室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文章统计结果表明脑钠肽参与了肺心病右心室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急性加重期脑钠肽水平是最高的,趋缓解期下降,但相对值仍高于对照组,表示脑钠肽可以作为判断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与否及预后指标之一[2-3]。目前,针对BNP升高的确切机制仍在探讨当中,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发现,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COPD等基础疾病导致右下肺动脉横径、右室流出道内径及右室前壁厚度增加,造成心室合成和分泌BNP量增加;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多有缺氧表现、PaO2下降,由于缺氧会刺激血清BNP的合成与分泌;③由于BNP的主要代谢场所为肺循环,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毛细血管严重损失,使其BNP清除能力下降;④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由于呼吸衰竭、感染等因素,压力负荷、容量负荷增加的程度明显高于缓解期。研究表示,血清BNP水平不仅是反映右心室的负荷过重的指标,还可作为终末期呼吸系统疾患死亡的预测因子。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