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光纤通信概述
第一章 光纤通信概述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4 全光网 早期的光通信 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建造“烽火台”,防止敌人入侵,遇敌情则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台台相连,以传递紧急军情。 早期光通信 旗语(世界各国海军通用的语言) 不同的旗子,不同的旗组表达着不同的意思。 郑和下西洋 交通信号灯、机场上的跑道标志灯 1880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 “光电话” Bells Photophone 之后的几十年,光通信进展不大原因 光不纯 作为接收机的硅光电池内部噪声很大 没有一个适当的光传输媒质 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航空公司实验室的研究员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在这个时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利用He-Ne激光器和CO2激光器进行了大气激光通信实验。实验证明:用承载信息的光波,通过大气的传播,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是可行的,但是通信能力和质量受气候影响十分严重。 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的体积大、功耗大、不适宜做通信设备中的光源。 1970 年,光纤通信用光源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日本电气公司(NEC)和前苏联先后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镓铝砷(GaAlAs)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虽然寿命只有几个小时,但它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3 年,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7000小时。 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1.3 μm的铟镓砷磷(InGaAsP)激光器。 1977 年,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10万小时(实用中10年左右) 。 1979年美国电报电话(ATT)公司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1.55 μm的连续振荡半导体激光器。 解决方法 把激光束限定在特定的空间内传输。 现代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深入研究了光在石英玻璃纤维中的严重损耗问题(1000dB/km) 发现引起光纤损耗的主要原因 如果把材料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比重降低到10?6以下,光纤损耗就可以减小到 10 dB/km。 再通过改进制造工艺,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可进一步把光纤的损耗减少到几dB/km。这种想法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高 锟----光纤通信发明家(左) 1970年,光纤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70年,在高锟理论的指导下,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研制成功损耗20dB/km的石英光纤。把光纤通信的研究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 1972年,康宁公司高纯石英多模光纤损耗降低到4 dB/km。 1973 年,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的光纤损耗降低到2.5dB/km。1974 年降低到1.1dB/km。 1976 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将光纤损耗降低到0.47 dB/km(波长1.2μm)。 在以后的 10 年中,波长为1.55 μm的光纤损耗:1979 年是0.20 dB/km,1984年是0.157 dB/km,1986 年是0.154 dB/km。 目前G.654光纤在1.55 μm波长附近仅为0.151dB/km, 接近了光纤最低损耗的理论极限。 我国目前也有相当多的公司可以拉制性能很好的通信光纤,比如长飞、大唐电信等等。 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 1976 年,美国在亚特兰大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 1980 年,美国标准化FT - 3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商业应用。 1976 年和 1978 年,日本先后进行了速率为34 Mb/s的突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 以及速率为100 Mb/s的渐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的试验。 1983年敷设了纵贯日本南北的光缆长途干线。 随后,由美、日、 英、法发起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 TAT-8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于1988年建成。 第一条横跨太平洋 TPC-3/HAW-4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于1989年建成。 国外光纤技术发展情况 国内现状 1991年,研制出G.653色散位移光纤。最小衰减达0.22dB/km 1997年,研制出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光纤通信发展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1966-1976年) 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 第二阶段(1976-1986年) 这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和大力推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