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感言(第一辑)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2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坛感言之一——开篇记2009-7-22 20:19:00 | By: 张老师工作室 ????为什么呢,许多人忘了,只因为有了孩子你才被称为父母——刚出生的父母,不过和孩子一起长大罢了,就像有多少孩子能成才一样,有多少父母能成长为合格的父母呢??????? ??????? 我们的教育,不论来自学校还是来自家庭,更多的是强调对人智力方面的全面的培养和训练,而忽视了对人非智力方面的培养和引导.恰恰这是对人一生学习受用不尽的。 ??? 有多少家长,把孩子的早饭,变成了小吃部、快餐店的早点。所以,孩子很难体会到父母为其做早饭付出的辛劳,何谈他(她)们的感恩心? ??? 我们的许多家长,总是愿意把孩子推给老人,或补课教师,或学校.却忘了为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也许忘了还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两个词。 ???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的养成更多的来自于他们的父亲和母亲。 ??? 救救孩子,应先救救父母…… ??? 我的观点是: ??? 言传身教,严慈相济,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教坛感言之二——说说补课2009-7-22 20:56:00 | By: 张老师工作室耳闻目睹许多人补课,可以说做为旁观者有很多感受。 ????? ??补课究竟有多大作用?家长们或许不大清楚,但我要说一句话,补课对于想学习的孩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便不会有什么作用,只是家长们宽宽心罢了,感觉自己好像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 ????? ?然而,现在学生补课却成了盛行的风气,个别教师也为了一己私利,开始大量笼络学生补课,那种大帮哄式的补课效果,做教师的最心知肚明。 ????? ?如果教师责任心不强,那就更没法保证了。 ????? ?所以,?补课其实都是良心账。? ???? ? 现在又开始暑假了,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些拿着手提袋东奔西走的学生们了。 ?????? 补课的浪潮又来临了! ?????? 真是苦了我们的家长们,人家孩子在补课,我们差啥呀!补…补…补…可细想想,补课到底对多少孩子会有用呢?? ????? ?孩子们从这个楼下来,马上赶去那个楼,一个小时我不知道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如何?然而,又能如何呢? ????? ?一本书,20几天就讲完了,当然,现在营养都好,孩子们都是高智商(EQ)。所以,孩子们大多不会一知半解吧......? ???????可我却发现,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情商(IQ)出奇的高,而自学能力却极其的低啊! ?????? 我真是不敢恭维现在的所谓补课了。 ?????? 对于家长或许就是个慰籍,对于老师就是个良心账! ?????? 你...你...你的孩子也在补课吧。 ?????? 补完课回家,家长一定让孩子自己看看书啊! ????? ?孔老先生《论语》里的许多话,我们现在还是有必要好好读读的 教坛感言之三——期末碎碎念2009-7-24 14:46:00 | By: 张老师工作室……   一个学期自己也不知干了些什么,有用的,无用的,在世俗和浮躁中打发着日子,消磨着时光,蚕食着自己的生命……   一个学期有多长时间能坐下来静静的看会儿书——去和智者交谈……   一个学期更多的人是和无所事事的人闲聊,喝些没完没了地酒,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一个学期……   现在提倡创新教育,教师不应是带着知识走进课堂,而应是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教师不应把石头点化成金子交给学生,而应是交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段。   所谓: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古人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不知咋地感觉现在教师太难当了,学校要质量,家长要成绩,学生还不爱学,有时我们真是束手无策,哭笑不得。   想想自己儿时上学,条件之艰苦,可我们都如饥似渴地学习,还常常帮父母干活,咋难也没有泯灭学习的欲望。   可现在的孩子条件如此之好,然而又有几个能够把四十五分钟课听好呢?有几个能够安下心好好学习呢?学习的孩子太少了,踏踏实实学习的孩子更是凤毛麟角了,也许时代真是变了啊!或许是我们落伍了啊......   整个社会,学校,家长好像都很忙,但真正有多少是在琢磨我们的孩子们呢?   孩子出生如一张白纸,能写最好的文字,能画最美的图画,只可惜这许多张洁净的白纸,被这周围的世界给玷污了。   鲁迅曾说过,救救孩子。   我想,现在要救的却不是我们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而是我们许许多多的家长和我们这个私欲膨胀浮躁四起的社会啊!   孩子原本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的生存空间坏了……   记得有一篇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说的是中日两国中学生在一次野外夏令营中截然不同的表现,中国的孩子大多败下阵来。   我们的孩子养尊处优惯了,父母长辈对他们的关心呵护,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孩子看上去白白胖胖,不过是温室里的花朵,中看不中用。   我们小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