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 术 交 底 书
ZT15CX15-04 编号:附属2013-003
交底单位:站前2标二项目部二片区 日期:
工程名称 C25片石砼挡土墙 交底人 主送单位 签收人 参
加
人
员
签
字 交底内容:
1. 施工范围:DK162+614~DK162+929路基段、DK163+040~DK163+700路基段C25片石砼挡土墙。
2.作业标准:
2.1 挡土墙墙身设计为C25片石混凝土,墙高为2.5m~6m,墙胸、背坡率为1:0.25。设计尺寸见附件。
2.2 挡土墙纵向每10m分段施工。并每隔10m结合墙高设置宽2~3cm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0.2m的沥青麻筋。
2.3 挡土墙于路肩以上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10cm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10cm的PVC管,坡度为4%。
2.4 墙背设置砂夹卵石通长反滤层,厚度为20cm(膨胀土地区、砂卵砾石土及地下水发育地段反滤层厚度为50cm),中间夹一层RCP-715D(A)无纺土工布包裹渗排水网垫。
2.5 最低排泄水孔下部和距离墙顶0.5m高范围内设置夯填黏土防渗层(墙顶设浆砌片石护坡,护墙或骨架护坡者除外)。
2.6 挡墙于适当位置设检查梯,踏蹬钢筋为φ=16mm,步距0.2m。
3.工艺流程
片石砼施工工艺流程
4. 施工要点
4.1 基坑开挖
根据测量放样点定出挡墙的平面位置及开挖边线,开挖边线用白灰洒线标示。基坑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开挖到基底后,由人工进行修整。注:基底需设置反坡(斜基底不得改缓或改陡),反坡坡比见附件。
土质及软质岩墙背开挖临时边坡较高地段,应跳槽分段开挖,并及时砌筑墙身。临时开挖边坡尽可能与墙背保持一致,墙背临时边坡视需要可采用锚喷(网)或素喷水泥砂浆防护。临时边坡如超挖、局部塌陷、掉块等,应采用不低于挡墙设计指标的材料回填。
基坑开挖完成后报现场技术员验槽,现场技术员确认合格后报片区技术负责人复核,由后者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槽。
4.2 模板安装
基坑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或质量好的木模进行安装,采用钢管和方木进行加固支撑。
模板安装前必须打磨、刷脱模剂,外模必须挑选表面平整的模板。模板应严格按照设计坡比及设计尺寸进行安装,为保证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位移、爆模等现象,可采用对拉镙杆进行模板加固。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在模板上用红漆做好标高记号,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4.3 泄水管安装
挡土墙于路肩以上设置直径10cm泄水孔,间距为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呈梅花形)。泄水孔采用φ10cm的PVC管,出口低于进口,坡度为4%。
模板及泄水管安装完毕后报现场技术员验收,现场技术员验收合格后报片区技术负责人复核,由后者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
4.4 墙身浇筑
4.4.1挡土墙采用C25片石砼浇筑,基底为土质基础时直接浇筑砼,对石质基础先用水湿润后时再浇筑砼。
4.4.2 浇筑时应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层厚度(系指捣实后的厚度)不宜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5~10cm,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起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及加固拉筋。对于每一个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砼表面没有明显下降,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止。
4.4.3 在浇筑过程中或浇注完成时,如砼表面沁水较多,须不再扰动已浇注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注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沁水。
4.4.4 浇注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4.4.5 挡墙因高度分次浇注成型的,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避开弯矩较大处,同时施工缝严格按规范处理。注:墙身圬工不应有水平通缝。
4.4.6片石石料要求无裂纹、无风化、无夹层、无水锈、无污渍、且未被烧过,抗压强度要大于30MPa,片石最小厚度大于15cm,一条边长大于30cm。禁止使用混凝土块、卵石和薄片石,含泥量不得大于5%。
4.4.7 片石掺加前应先清除片石表面的杂物、泥土,掺入量一般不超过总圬工体积的25%,控制在20%。掺入时不可乱投乱放,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cm,距结构物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cm,石块不可直接接触基底及模板。
4.4.8 片石可采用机械投放和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每次平铺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间断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并座浆。
4.4.9 片石植入后,用振动棒边振边埋入砼,直到片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细化工公司年产2000吨间苯二酚项目申请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优秀报告书).doc
- 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pptx VIP
- 小区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合同.doc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4:5管理要求-5.3 安全生产信息与合规审核(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解读.pdf VIP
- 2025年河北省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过关课件:专题二十+河北乡土地理.pptx VIP
- 浙教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三菱凌云系列调试.pdf
- 天基物联网卫星星座设计.PDF
- 2022水电站生产现场典型应急处置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