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污泥干化烧.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泥干化烧

江阴市 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 初步方案书 二○一三年三月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江苏省江阴市污泥干化焚烧项目 1.2 项目建设步骤 污泥处置工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在江阴市较大的污水厂内建设污泥调质深度脱水工程,将污泥从含水率97.5%左右及外来含水率80%的污泥集中降至60%以下; 如已建有深度脱水车间,可考虑污泥直接干化焚烧方案。 第二步建设干化污泥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实现污泥的彻底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置。 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处理1万m3的生活污水(视进水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按照经验值估算: 按照含水率80%计算,约产生5~8m3的污泥。折算成干物质量;按照干物质估算:约产生1000~1600kg干物质。 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普遍存在“重污水处理,轻污泥处置”现象,致使大量的污泥难以处置,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污泥的处置方法目前主要有抛弃、填埋、堆肥、焚烧等。污泥抛弃会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受到强烈反对。污泥填埋需占用大量土地,同时还存在污染地下水资源的可能性,也受到很大限制。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可用制作肥料,但由于污泥的成分复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较多,导致污泥农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的困难。 污泥填埋处置的要求:一是要求填埋污泥力学(承载能力)的参数指标,横向剪切强度>25 kPa,单轴抗压强度>50 kPa;保证填埋场机械能够正常工作。二是要求干物质中的有机物含量达到一定的要求I类填埋场灼烧减量<3%,II类填埋场灼烧减量<5%。三是在填埋场要能够“透气、走水”:在填埋场填埋的垃圾、污泥必须将分解出的气体(甲烷、二氧化碳)等及时予以收集、处理和排放;否则会导致爆炸。将分离出的渗滤液及时导出;否则就是“沼泽区”。故要求污泥含水率尽可能低,且颗粒性、透气性好。 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对污泥中有机物的要求,实际上是规定填埋处置必须和焚烧处理相结合,只有焚烧后的灰才可以填埋(处置决定了处理)。 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泥含水率都在80%左右,如果需要外运处理处置,则运输成本较高,同时,含水率80%污泥经过干化焚烧系统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外加能源,才能保证系统的热量平衡。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可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60%以下,不仅可以减少约50%运费,同时,减少了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运行中的外加能源,甚至可以自持燃烧,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污泥干化、焚烧处置方法特点:处置具有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显著优点。污泥焚烧后剩余灰的体积只有机械脱水污泥体积的10%;焚烧过程中所有的病菌、病原体均被彻底杀灭,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重金属的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焚烧处理污泥,可以回收其部分热量,焚烧剩下的灰经适当处理后,可用于制造建筑材料等使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意义 2.1 江阴市污泥处理现状 目前,江阴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首先进入污泥贮存池,投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后进入带式脱水机进行机械脱水,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降至80%左右。 污水厂采用带式脱水机或者离心机进行脱水,主要脱水工艺流程如下: 图2-1 目前污水厂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剩余污泥的主要特征是含水率高,一般经过常规机械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仍高达80%以上,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不大,呈胶状液态,是介于液体与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输送,但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 污泥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后,采用普通的离心脱水机和带式压滤机只能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80%左右,脱除的只是间隙水,而大量的毛细水和细胞内水分无法脱除,因此,脱水后污泥量仍较大,且含水率80%的污泥必须经进一步处理后(含水率降至60%以下)才能进行最终处置。 第三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标准 3.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修订版)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建城[2009]23号) 3.2 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强化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同时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以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为依据。 2.在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专业规划的指导下,对污泥进行综合治理,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本着污泥减量化、便于后续处理处置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污泥进一步减量化工艺,努力做到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管理灵活简便。 4.积极慎重地采用经过鉴定或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