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汕头达濠一级渔港工程环评简本.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汕头达濠一级渔港工程环评简本

附件一 《汕头市达濠一级渔港建设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达濠渔港项目按年卸货量5万吨的规模建设水工建筑物和陆域配套设施。主要涉海工程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如下:(1)码头长度分为3段:分别长125m、125 m、111m ,总长361m,宽12.10m;(2)引桥3座:分别长32.92m、33.85 m、34.52m ,总长101.29m,宽7.50m;(3)整修原护岸长度740m;(4)整修原有码头900 m2;(5)航道港池疏浚39.87万m3(航道33.76万m3,港池 6.11万m3);(6)陆域回填面积为17.58万m2,回填量23.23万m3。 码头分别布置在原有60m码头的左右两侧,新建码头总长为361m,左侧(原有码头上游)码头长度为125m,右侧为236m。码头宽度为12.10m,码头前沿标高3.90m。新建11个泊位,原有码头为2个泊位,共13个泊位。新建码头后方布置引桥3座,各长33.60m,宽7.50m。对原有740m护岸损坏部分整修。 本工程码头采用梁板式高桩码头结构。码头上部为梁板式结构,下部为H型打入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台宽12.10 m,基桩方案为600×600mm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排架间距7m。引桥工程采用梁板式高桩码头结构。桥台宽7.50 m,桥台基桩为600mm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排架间距9.5m。 港池内侧长440m,外侧长620m,宽90m,港池底标高-3.30m。需开挖的航道长4276m,宽50m,航道底标高-3.30m。港池航道开挖39.87万m3(港池挖泥6.11万m3、航道挖泥33.76万m3)。 港池航道开挖采用绞吸式挖泥船与抓斗式挖泥船挖泥相结合的方式。绞吸式挖泥船吹填到原有渔捞后勤设施后方废弃的盐田内,面积为17.58万m2,回填量22.23万m3。远离吹填区的航道剩余部分疏浚泥16.64万m3,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挖泥,运至汕头海洋倾倒区内抛泥。 本项目施工期间主要污染海洋环境影响来自于疏浚吹填施工、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垃圾等。 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本工程港池航道疏浚采用绞吸式挖泥船与抓斗式挖泥船挖泥相结合的方式。绞吸式挖泥船吹填到原有渔捞后勤设施后方废弃的盐田内;远离吹填区的航道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挖泥。 本工程采用1艘40 m3/h的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计算得绞吸式挖泥船源强为0.056kg/s,源强性质为缓慢移动的连续点源。陆域回填溢流口源强为0.004kg/s,为连续点性。本工程采用1艘2 m3抓斗式挖泥船挖淤泥,计算得抓斗式挖泥船产生的悬浮泥沙源强为0.33kg/s,近源强性质为缓慢移动的连续点源。 本项目营运期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生产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等。根据工程设计方案,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由污水接收船接收后处理,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等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陆域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和船舶垃圾,收集后均进行处理。因此营运期对海洋环境污染影响较小。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程非污染环境影响主要是:(1)疏浚、码头工程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2)疏浚、码头工程对地形地貌、冲淤环境影响;(3)疏浚、码头工程对海洋生态的影响;(4)施工期和营运期船舶增多对通航条件和其他海洋活动的影响。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水质环境质量现状 由枯水期的调查结果可知,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锌、镉、铅、铜、铬、汞和硫化物等评价因子的单项标准指数Qij均小于1,未出现超第二类标准现象。涨落潮时表底层活性磷酸盐有1%监测样超标,出现在落潮时监测区域南部(A14站)底层。石油类在涨、落潮的表、底层均有超标,平均超标率为15%,最大标准指数为3.42,但全部能满足三类标准,超标均出现在监测区域的南部。 由丰水期的调查结果可知,本海区涨、落潮时期的海水水质除了活性磷酸盐与石油类外,其余评价因子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限值要求,没有超标样品。其中活性磷酸盐平均超标率为3.8%,最大单项标准指数为1.49;石油类平均超标率为1%,最大单项标准指数为1.01。海水水质总体较为清洁。 (2)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汞、镉、铬、砷、铜、铅和锌和石油类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无超标样品。沉积物的质量现状较好。 (3)海洋生物现状 ① 丰水期调查结果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涨潮期,表层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54~1.04)mg/ m3,平均值为0.74 mg/ m3,底层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53~0.94)mg/ m3,平均值为0.72mg/ m3,;落潮期,表层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50~0.91)mg/ m3,平均值为0.67mg/ m3,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