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创新搭建事业攀升阶梯——记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优秀产业工人王钦峰.docVIP

学习创新搭建事业攀升阶梯——记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优秀产业工人王钦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创新搭建事业攀升阶梯——记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优秀产业工人王钦峰

学习创新搭建事业攀升阶梯 ——记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优秀产业工人王钦峰 2010-05-14??来源:潍坊日报??浏览次数:202 编者按: 从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农民学徒工“小王”,到经验丰富的“王师傅”,再到如今的技术大拿“王工程师”,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员、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王钦峰的每一步事业历程,展示的是他对知识的渴望与钻研,对人生的执着与努力,他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勇于拼搏、不断创新的先进事迹,彰显着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优秀品质,成为农民工的楷模,新型劳动者的榜样。他因突出业绩先后荣获“山东省青年技术能手”、“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今年,他又光荣地赢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殊荣。近日,本报推出关于王钦峰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以期对充分调动和发挥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转变大学毕业生和青年职工的就业观念、形成科学的成才观提供有益的经验,请您关注。 学习创新搭建事业攀升阶梯 ——记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优秀产业工人王钦峰(上) 22岁参与设计研发成功的首台轮胎模专用电火花机床,改写了绝大多数国内轮胎模具企业手工、半手工加工的现状; 23岁试验成功了电火花防弧电路,破解了国内电火花机床烧结难题,促成了当时处同行业领先水平的电火花机床专用电气柜的诞生。 由他设计的“电火花取丝锥机床”,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柴油机行业解决了一大难题;15年,他与公司休戚与共,相伴成长,每每在关键时刻都会为公司发挥出顶梁柱作用。王钦峰,一个被众多硕士生、博士生尊称为“老师”和“工程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骨干,他的事业起点却是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工。 我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我要赢在终点线上——痴迷学习的他,不断用知识激发出无尽的创业激情 1992年,刚刚初中毕业的王钦峰走进了原呼家庄镇汽车配件厂打工。当时,那个汽配厂并不是很景气,王钦峰也有着厂子垮台而失去工作的担心,但同时他想的是要是有一门手艺,走到哪里都不愁找活干。于是,他就潜心研究车工技艺。1995 年,当这个汽配厂改制为豪迈公司时,王钦峰已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车工了。 而真正触及灵魂使他下定学习决心的,是1996年春节前的那一次同学聚会,看着昔日同窗好友一个个步入大学校门,成为天之骄子,王钦峰感到了人生的差距,他暗下决心:“我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我要赢在终点线上!” 从机械制图开始,王钦峰开始了他的学习征程。一个初中生,一下子面对大学的课程,王钦峰有些手足无措,硬着头皮读了一段时间,毫无进展的他转变思路,想到了上学时经常做习题集的办法。他专门跑去潍坊,买回了一本有关机械专业方面的习题集,像小学生一样,开始一页一页地做。那段时间,他进入了痴迷状态,以至于哪天不做上两道题,就像丢了魂儿一般。一年后,厚厚的一本习题集做完了,但做得对不对?会不会有更好的解题方法?他想到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的工程师张恭运。 王钦峰求教的一幕在张恭运的脑海里至今清晰如初:从那张真诚的脸上,张恭运可以深切感受到挑战的勇气和求知的虔诚,他被触动了:一个普通的初中生,竟然完成了一本大学机械专业习题集,虽然解题步骤并不专业,但却闪现着很多不受约束的创新思维。充满惊喜的张恭运对王钦峰进行了耐心指导和鼓励,增强了王钦峰自学的信心。两年的时间里,厚厚的习题集他先后做完了三本。 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让王钦峰感到了理论知识的缺乏,王钦峰选择了继续向学习求助。1997年到1999年底,王钦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机械专业专科课程。3年时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机械设计专业书籍和资料,记了6万多字的学习笔记。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王钦峰更珍惜实践中的学习提高。1997年12月,凝聚着王钦峰等豪迈员工心血和智慧的第一台轮胎模专用电火花机床研发成功,为了解决电气问题,公司从泰安聘请了两位工程师,利用周六、周日来厂指导,后来为了两位工程师工作方便,公司干脆把机床电气的安装和调试搬到了泰安,王钦峰主动要求参加调试安装。面对这一难得的机会,王钦峰倍加珍惜,为了更好地学习,还自己掏钱买了一台小录音机和专业书籍,把工程师讲解的声音录下来,之后再对着机床、听着录音、捧着书本,逐字研究,逐句琢磨,直到彻底明白。七个月的艰苦努力,换得的是电火花机床质量的趋于稳定和客户的认可。而这七个月里,王钦峰除了买书外,没离开临时厂房一步,连近在咫尺的泰山都一直没去。 师傅于海洋说王钦峰从不参加大多数青年人喜欢的喝酒、打牌等休闲娱乐活动,久而久之,别人也就不找他了。“大家一直认为他有点怪、不合群,直到他一项项革新成果出来,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学习和发明创造上了。”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