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对继承优秀传统美术的意义.docVIP

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对继承优秀传统美术的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对继承优秀传统美术的意义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方向不远处,有一片褐红色的山峦,当地人称它为“乌兰哈达”,即红山。红山令后人向往的不是它的美丽,而是它所代表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在红山文化发现、命名之后的几十年里,因没有新的文物出土,这里自然也就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随着满城汉墓、曾侯乙墓和秦始皇兵马俑等考古重大发现,远在塞外的红山显得有些苍凉和冷落。1986年的《人民画报》第八期刊登了一幅五千年以前红山文化C形玉雕龙的大幅照片。玉雕龙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专家们发现:两千年来,中国的历史学家们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是秦始皇修建的长城遮住了他们的视野。他们要打倒以长城自封的中国文化观,到长城以北去寻找中国古代史的资料,那里有中华民族更老的“老家”。 玉雕龙 从上世纪初始,就有一些红山玉器面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们被看成为商周时期的文物或战国和汉代的装饰品。1971年8月的一天,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农民张凤祥修梯田时拣到一块钩子一样的东西,拿回家后发现是一件玉器,便送到翁牛特旗文化馆。文化馆把它当成一件普通文物锁在箱子里。1984年,红山文化的发现出现重大突破。在牛河梁,考古队员发掘一座红山文化古墓时,发现了五千年前的玉猪龙。此事立即引起轰动。消息传到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突然想起张凤祥送来的那件玉器。这件玉器终于在被忽视了十多年后得到确认: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由当时的红山人精心制作的、国内首次发现的玉雕龙,是“中华第一玉雕龙”。人们常见的龙有着兽类的四脚、鸟的毛、鬣兽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红山出土的这件C形玉雕龙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它代表了早期中国龙的形象。C形玉雕龙的年代被确认3年以后,在距离三星他拉60公里的广德乡红山文化遗址,又出土了一件高16厘米、通体黄色的C形玉雕龙。它的造型与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雕龙基本一致。 龙之溯源 龙是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尚的神异动物。但它的真相却是中华文化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兴隆洼文化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遗迹十分清晰的原始村落。2003年10月21日,考古队发现了一个由许多石块和陶片组成的S型动物图案。很明显,那是一条距今八千年以前龙的形象。而在这条龙的头部,竟然摆放着一个野猪的头骨。学者们最终认定,这是一个猪首龙的形态。 20世纪的80年代初,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赤峰市敖汉旗赵宝沟文化遗址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批七千年前用于祭祀的陶尊。其中的一件陶尊上竟然有一幅透视画。画中的动物分别是被神话了的、有着“龙”身的猪、鹿和鸟。它告诉人们,龙的起源,首先是来源于人们自身的生活和物质生产。 红山文化玉龙的大量发现,使人们看到从兴隆洼文化到赵宝沟文化,在对猪的崇拜上一脉相承。它们的出土,不但为人们解开了龙的起源之谜,也为人们展示了龙被逐渐演化的轨迹和不断被神化的过程。 揭秘积石冢 红山文化自被发现以来的近半个世纪中,调查和发掘的遗址超过500多处,但这些遗址大都是红山人的居住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神秘的红山人墓葬却一直没有见到踪影。 牛河梁是燕山支脉努鲁儿虎山南麓的一组山坡台地。在牛河梁的土山上,散落着很多不知道什么年代留下来的石块。这些石块下面,会不会是考古人员苦苦寻觅了多年的红山人的墓葬呢? 1983年,考古队开进了牛河梁。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的红山文化墓葬遗址共有20多处。出人意料的是,红山人的墓葬不是那一时期普遍流行的“土坑竖穴式”,而是在墓的顶上堆满石头的“积石冢”。 1989年秋天,考古队按照计划发掘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的墓,当打开这座墓葬之后,琳琅满目的各种造型的玉器竟然有20件之多。这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随葬玉器最多的一个墓葬。 专家们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备的玉礼制系统,这也是目前人们所能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礼制形态。它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在神秘的“积石冢”里,拥有玉器的墓主人就是五千年以前红山部落里的首领兼巫师。 积石冢和大型祭坛的出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五千年以前的红山人已经纳入了同一宗教信仰和同一行为模式中。这无疑会增加各群落、聚落间的凝聚力,强化地域共同体的认同感,促进社会秩序一体化进程。因此,红山文化积石冢和大型祭坛的出现,被看成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 古玉神韵 面对红山人发达的玉文化,学者们不禁惊呼,这里应该就是五千年以前中国历史上传说的“玉器时代”。 专家从造型和雕琢工艺的角度,把红山文化玉器分为装饰类、工具类、动物类、人物类和特殊类五大类型。在众多出土的红山玉器中,数量最多的是动物类玉器,除了C形玉雕龙和玉猪龙之外,还有玉鸟、玉蚕、玉铦、玉蝉蛹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