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木工地进程测量学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1x班
学号:201111xxxx
姓名:xx
目录
一、小组简介 2
二、测区简介及日程安排 2
1、测区简介 2
2、 日程安排 2
三、实习目的及实习任务 2
1、实习目的 2
2、实习任务 3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3
五、测量具体过程 3
1、水准仪的操作及使用 3
2、经纬仪的操作及使用 6
3、全站仪的操作及使用 9
六、测量实习心得与体会 10
一、小组简介
我们小组共有七名成员,都是来自于工程管理11X班的。组长是XX;组员分别有:XXX、XX、XXX、XXX、XXX和我——XX。
二、测区简介及日程安排
1、测区简介
我们小组的测量区域是教学区的东半面。该测区有两块绿化地,地势较平坦,视野开阔。但考虑到后期画图要求是250*200的面积,我们就把测量的地方向外延伸了,最终变为南北:从马路南面到到教学楼,东西:从教学楼到学校侧门。
日程安排
(1)5月27日上午领到测量实习的水准仪、经纬仪和钢尺;
(2)5月27日—6月2日为经纬仪和水准仪的;
(3)6月2日上午经纬仪和水准仪操作考试,随后领取实习用的全站仪;
(4)6月3日上午进行全站仪的使用培训,6月3日—6月9日为全站仪的碎步测量;
(5)6月10日—13日为绘图阶段;
(6)6月16日出图。
三、实习目的及实习任务
1、实习目的
(1)培养水准仪、经纬仪及全站仪的操作技能;
(2)培养测绘实践技能及Cass软件绘图技能;
(3)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及吃苦能力;
(4)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习任务
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及全站仪的操作,最终根据全站仪的碎步测量数据用Cass软件绘出250*200的校园地形图。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我们小组首先对需要测量的地区进行了考察,了解到我们的测区范围内共有一个已知的控制点,需要从旁边的测区引一个控制点。随后,根据地形我们确定了采用闭合导线,并又选取了7个控制点。随后对水准仪和经纬仪的使用要求进行了解,并基本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步骤。
五、测量具体过程
由于我们水准仪和经纬仪是同时领取到的,而且测量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将组内成员又分为了两个小组,一组使用水准仪,一组使用经纬。这样不仅可以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测量当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在测量的过程当中,考虑到每个人对经纬仪和水准仪都要有熟练的操作,在测量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们两个小组会进行仪器交换,而且每个人会独立操作仪器并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立尺、记录工作等。
1、水准仪的操作及使用
(1)构造及用途
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构成。它主要是用来测高程的,并拥有较高的精度。在进行水准测量的时候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双仪高法,另一种是双面尺法。
(2)仪器操作步骤
安置水准仪: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扭紧脚架伸缩螺旋,然后打开仪器箱取出水准仪,至于三脚架头上,用连接脚螺旋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头上;
粗略整平: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大致水平。在整平的过程当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相同;
瞄准水准尺:首先进行目镜对光,再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瞄准水准尺;
精平与读数:通过目镜左方的气泡观察窗看管水准器的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然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
(3)具体过程
在每两个控制点之间设偶数次测站,而每一测站又采用了双仪高法进行高差测量,最终高差取两次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我们小组具体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段
测站
后视度数
前视度数
高差/m
平均高差/m
每测段总高差/m
K3-1
1 1.779 0.959 0.820
0.821
1.469 1.676 0.855 0.821
2 2.020 1.370 0.650
0.648 1.904 1.258 0.646
1-2
1 0.796 1.192 -0.396
-0.402
-0.683 0.782 1.184 -0.402
2 0.934 1.213 -0.278
-0.281 1.018 1.301 -0.283
2-3
1 0.260 2.803 -2.543
-2.542
-2.758 0.225 2.763 -2.538
2 1.010 1.228 -0.214
-0.216 1.061 1.275 -0.218
3-4
1 0.432 0.875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泰安市2025届高三四模检测(泰安四模)英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中学初中部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GB50424-2015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麦地掌煤矿15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doc VIP
- 德隆煤矿90万吨初步设计.doc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0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直肠癌手术编码.pptx VIP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pdf
- Unlock2 Unit4 第一篇听力讲解及答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