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琴老师读经日记(2014-04-0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小琴老师读经日记(2014-04-02)

我读《论语》(2009-7-30) 和孩子们一起读《论语》,刚读到第五篇“公冶长”,我就已经深深喜爱上了《论语》! 我还是学生时代学过一些《论语》中节选的篇章,虽然当时都背诵了,意思,也在老师的极力解说下,弄明白了一些。但是,总觉得,《论语》中这些人说话,太简洁了点,也太难懂了点!学过之后仍旧感觉比较陌生。 时隔多年,再读《论语》,感觉却截然不同。从前的记忆,竟如涓涓细流,重新在心头弹唱。似乎是一个老朋友,再次相见,虽陌生,却又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这,应该归功于当年的背诵,甚至于当年背诵时的艰涩感觉吧!生活的阅历,应该也加深了我对她的理解。 才读五篇,我的心中,已经勾画出了孔子的形象:一个终身学习的老人,一个坦率的老师,一个世事通明的学者,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有生活情趣活生生的人...... 瞧,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么爱学习的老人啊! 和子贡谈起颜回的时候,他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敢于向自己的学生自认不如,真是坦率、真实。他说:吾未见刚者。当有学生说申枨的时候,他说:枨也欲,焉得刚?言下之意,无欲则刚。 和颜渊、季路等在一起谈论各自的美好愿望,也是如同一群好友在一起谈心。 当谈起天下事,他又是那么的通透,说起治国之道,也是一套一套: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原来,他是一位以德,以礼,以导治国的理想主义者,难怪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时代,找不到实施的净土了。 他的话,出口成章,读之怡神,又发人深思...... 此时,我想起今天上午和孩子们一起读的《论语》中的句子:“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类似的句子,《论语》中比比皆是。我庆幸我的孩子们能还这么小的时候,就接触这些智慧的结晶。他们长大以后,肯定比我强多了。做人的道理,生活的智慧,我从小可是很少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人到中年,再来朗读,在接触国学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一切都已经发生,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到,读经,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们能开始读国学经典,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我读《大学》(2009-8-10) 上午,给孩子们播放了经典内容之后,我自己拿出《大学》开始读。文洁日记中写到,她每次读好几种经典呢,我也想多读几种。 这一读,读出了我满头大汗!这本书,为什么等到今天才读呀,一买来,就应该读读了。要不是看了网友文洁的读经笔记,大概还要等到孩子们读的时候,我才跟着读的吧。 越读越震撼!这样的好书,为什么以前就从来没有人向我推荐过呢?如果我小时候就读了《大学》,不,哪怕十多岁的时候,二十多岁的时候读了她,那我的人生,应该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也许一般人不太会一下子就明白其中深意。继续看就明白了: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学到了知识,就知道怎么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诚实的人,就必然是一个心正的人。心正了,必然是一个有修为的人,才有可能有一个好的家庭,进而有更大的发展可能。 古时候的老师,原来都是从教孩子们怎么做人开始的啊。先做人,然后再学知识。而我,是到了现在,才知道这个道理的,可笑可叹!而又有多少家长在继续做着让孩子学这学那,就是不系统地教孩子学做人的道理的呢?社会的浮躁,人性的迷茫,原来,都是有原因的。 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时,那些观点,事实都是那么的苍白!我深深折服于文言的魅力! 《大学》里,强调慎独,强调诚实。我也是到了现在,才真切地认识到了诚实的可贵。难怪我在见到博览群经的赖老师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他的至诚。在这样熙来攘往皆为利的社会里,他就如一丝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从小读这样的国学经典的孩子,其内心,必然是强大的。 支持和反对的声音(2009-8-14) 由于上周孩子们发烧,几天没读书,所以这周,还是重复读上周的内容:《论语》雍也第六,《诗词启蒙》41-50首,《易经》乾卦第一。 两周读相同的内容,孩子们听得很熟悉了。读书的形式,变成了接龙,我读一句,辰辰读一句,或者我读前半句,他读后半句,母子俩玩得不亦乐乎。 我也不再要求辰辰一定要看着书读。虽然他会点读,但是坚持的时间不长,眼神飘忽。我就自己点读,先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吧!赖老师的读书理念,也是对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做点读要求,甚至不做跟读要求的。辰辰能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相信等到几个月以后再来复习这些听过、读过的内容,会变得容易多了。 读经这些日子以来,得到了读经群里好多家长的鼓励,我们才有了足够的动力,不断坚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记录。和不少群友之间,也建立了真诚的友谊。这样单纯、诚实的友谊,支持和鼓励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