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力学第十六章节
(3)任意分布荷载 当均布荷载满布影响线正号面积时, 当均布荷载满布影响线负号面积时, 例16-3 图16-9a所示简支梁,在图示吊车荷载作用下,求K截面的最大弯矩。已知:F1=F2=F3=F4=152kN K A B 解:1)作MK的影响线 2)确定MK的最不利荷载位置有如下两种情况: 分别计算与荷载对应的MK值,并加以比较确定 由比较知,第一种情况所示位置为MK的最不利位置。 1、包络图:将结构上截面的同类内力的最大值按一定比例尺用竖标表示出来,再用光滑曲线连接各点,所得的曲线图形称为内力的包络图。 2、总内力包络图:将固定荷载和移动荷载的影响分别加以考虑,然后将两者的影响叠加而成。 一、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16-4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 例:画出单个活动集中力作用在简支梁时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 集中力处弯矩最大值 F=100kN 87.5 87.5 150 187.5 200 187.5 150 1 2 3 6 5 8 0 7 M包络图 (kN·m) 剪力影响线有两支 87.5 100 75 62.5 50 37.5 25 12.5 12.5 87.5 100 25 37.5 50 62.5 75 V包络图 (kN) F=100kN 1 2 3 6 5 8 0 7 ----a为合力与 的距离 以左的荷载对K点的力矩之和 一般地,使梁的跨中截面产生 的临界荷载 ,也就是产生绝对最大弯矩的荷载。 二、绝对最大弯矩的计算公式 当行列荷载移至 与梁上合力 对称于梁中央时, 下面截面的弯矩达到最大值。 实际做法: 1、求出使跨中截面弯矩发生最大值的临界荷载FK; 2、计算梁上合力R及与临界力距离a ; 3、移动荷载组,使R与Fk位于梁中点两侧a/2处。若没有荷载移出或移入梁,由上式计算绝对最大弯矩;若有荷载移出或移入梁,从第2步重新计算。 例16-5:图所示为吊车梁。移动荷载为两台吊车,其四个轮压为 试求吊车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解:(1)先设 在合力R之右。合力为: (2)研究吊车轮压,对P2作用点取矩,求得R与PK的距离。 P3 P2 P1 R a 0.54m 0.54m (3)求绝对最大弯矩 把P2和R对称地放在梁跨中点C的两边如图(b),这时作用在梁上的荷载没有变化,仍为 和 同样,可以计算出 作用点截面上的最大弯矩值也是730 作图步骤: 1)作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2)让每一跨单独布满活载,逐一作出M图。 3)计算各截面的最大弯矩 , 连 曲线。 4)作各截面的最小弯矩 , 连 曲线。 5)由各弯矩图绘制相应的剪力图。 6)作剪力包络图 §16-5 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100 100 (e) 活载在第一跨的M图 活载在第二跨的M图 活载在第三跨的M图 M图包络图(kN·m) 0 1 2 3 4 5 6 7 9 8 10 11 12 (a) 10m 10m 10m 恒载的M图 q=12kN/m (b) 120 120 90 90 (c) (d) (f) p=12kN/m 110 80 20 30 60 60 30 10 20 90 80 30 110 210 260 30 120 260 210 60 60 p=12kN/m p=12kN/m 30 30 10 (e) 活载在第一跨的V图 活载在第二跨的V图 活载在第三跨的V图 V图包络图(kN) 0 1 2 3 4 5 6 7 9 8 10 11 12 (a) 10m 10m 10m 恒载的V图 q=12kN/m (b) 60 72 (c) (d) (f) q=12kN/m 102 42 48 60 72 48 + - + - + - 52 68 10 2 + - + - 6 60 60 6 - + - + 68 52 10 2 + - + - 70 130 50 146 42 146 50 130 70 102 * 第十六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第十六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影响线的概念,静定梁的影响线,利用影响线计算影响量,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教学要求: 1、了解影响线的概念,影响线与内力图的区别,连续梁内力包络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静力法作静定梁的反力和内力影响线,可动均布活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方法,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方法,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的求法。 重点:静力法作梁的影响线,移动荷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方法,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的求法。 难点:内力包络图。 移动荷载:大小,方向不变,但作用位置可以随时间改变的荷载。 目的:解决移动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卷(附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Unit 4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最新教案(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库(含答案).pdf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长征寻迹,爱心志愿——遵义五日红色旅游产品设计.pdf
- 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野外数字填图教程.ppt VIP
- 中国在线供应链金融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docx
- c14测年和观音阁修建史的初步分析——c14测年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word格式论文.docx
- 场内35kV集电线路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