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附课文原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附课文原文}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执教者:郑瑞景 班级:11中本四班 学号:1101000408 指导老师:李路丽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执教者:郑瑞景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1)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理清脉络。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及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 2、本单元安排的课文内容是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和体验欣赏、揣摩课文优美的语言。 3、(1)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优美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握文章中济南的冬天的主要特点。 4、本文的教学主要是面向普通的七年级学生,对于写景抒情的文章已经初步具有鉴赏能力。并且,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喻、排比等写法,为掌握拟人的修辞手法奠定了一定基础,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闻,体味文章的优美语言,抒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方法】画面再现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音乐伴奏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老舍的平生。 2、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经历过冬天,说到北方冬天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白雪皑皑的画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想到呼啸的北风,朔风怒号,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总之,北方的冬天在我们的印象里就是既有美丽的雪景,又有刺骨的寒风。然而,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不但那里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冬天里不仅没有呼啸的寒风,更有着无限的温暖,那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冒着点热气,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老舍的脚步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情吧。 三、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济南的冬天》是作者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四、检查预习 济南(jǐ) 伦敦(dūn)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五、走进文本 (一)通读文本: 1、听音感知,巩固生词,掌握文章大意。 2、再次阅读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第一部分(1段):写济南冬天的温晴。 第二部分(2~4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三部分(5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二)深入探究 1、思考: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济南冬天的“温晴”。 2、思考: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北平冬天的多风、伦敦的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出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特点。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三)合作探究 思考: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的冬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尝试用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明确】(1)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①山景:阳光朗照下的山:一圈小山像个摇篮;薄雪覆盖下的山: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城外的远山:小村庄卧在山坡上。 ②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济南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 (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3)文章的描写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空灵水景图。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这篇文章的脉络结构,并且分析归纳了文章描写的几幅冬日雪景图,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美。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摘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并找出文中的拟人句。 八、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北平的风——济南的暖 第一部分1济南冬天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