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为孤儿的妈妈愿做孤老的女儿
甘为孤儿的“妈妈” 愿做孤老的“女儿”
----记竹溪县社会福利院护理班班长肖玉萍同志的先进事迹
肖玉萍,女,现年47岁,是竹溪县民政局社会福利院的一名普通职工。
肖玉萍从事民政护理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20多年来,她每天都重复做着非常枯燥的护理工作,虽然,在许多人眼里,所做的是伺候人的下等工作。但是,她对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她也曾是县福利院收养的孤儿,是党和政府给了她生命,她只是用不断的奉献来回报。她愿意把它理解为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用心温暖心,用爱呼唤爱,用自己炽热的感情帮助孤寡残幼。20多年,她护理过数不清的孤儿孤老,也成了许多老院民的“女儿”、小院民的“妈妈”。
肖玉萍3岁时被县福利院收养,今年47岁,40多年的岁月,从一个被收养的孤儿,成为福利院护理班的班长,其间有身份的变化与心理的转换,但是一直没有变的是“心中有爱”。对收养和抚育她长大的阿姨她有“感激的爱”,对孤寡老人她有“关心的爱”,对孤残儿童她有“呵护的爱”。
竹溪福利院有一个孤儿,叫余宝娣,现在已经是个大学生了。小宝娣刚来福利院时,骨瘦如柴,身体非常虚弱,个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一口饭没吃好就拉肚子,稍微不注意就感冒发烧。为了让她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在照料好其他院民的同时,一日三餐专门为她调剂饭菜,照料她穿衣洗澡,每天晚上都是守护在孩子的床前,等她睡了肖玉萍才休息,那时她自己还没有成家,有时就陪着孩子一起睡,每天半夜起来为孩子掖被子,2002年,余宝娣患鼻息肉,到十堰人民医院做切除手术,她一直陪着余住了半个多月医院,用心的照料她,同病室的人都以为是她的妈妈。看着孩子一天一天健壮起来,肖玉萍真的象一个妈妈一样自豪。在福利院,象余宝娣这样的孤儿有20多个,孩子们的成长,无时不牵挂在的心。残疾孩子龚珊珊,刚来福利院时还不到4岁,不但不会讲话,而且下肢扭曲变形,不能站立。很多人都说:“这个孩子能养的活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个不眠的夜晚,她心贴心的为孩子护理,无数个重复的白昼,她手把手地帮她进行康复锻炼。渐渐地,小珊珊能站直了,能在她的搀扶下迈步了,还能咿呀学语了。有一天,肖玉萍正在教她说话,突然孩子叫了一声“妈妈”,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刺了一下,眼泪忍都忍不住的流了下来,也许孩子并不是把她当作妈妈来叫,但是肖玉萍不在意,上千个日日夜夜的操劳,含辛茹苦的付出,有了这句“妈妈”已经足够了。
肖玉萍做护理工作20多年,几乎每天的工作都是擦屎擦尿、端茶递水,伺候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和小孩。为患便秘的老人抠过屎,为患哮喘的病人吸过痰,为去世的老人洗过澡……还有许许多多在自己家人面前没有做过的事,在他们面前我很自然地做了。
86岁的吴秀兰老奶奶,是肖玉萍所在的福利院收的自费代养老人,她中风导致瘫痪,由于长年卧床,记得刚来时,四肢严重扭曲变形,身上长满褥疮,手掌也严重溃烂了,全身散发着恶臭味,她们没有一个人嫌弃她,端热水给老人彻底清洗,换上干净的衣被,拿碘酒仔仔细细地给老人擦洗、上药,为了防止老人的手感染,肖玉萍用药棉将老人的手指相互隔离。老人舒舒服服地睡着了,她们护理人员都累得满头大汗,腰痛和伸都伸不直。
郑昌秀老奶奶患有间歇性精神病,2006年上半年摔断的小腿,下半年又摔折了胳膊,卧床不起一年多。院里每年都有为全县特困户加工冬衣被的任务,近4000套冬寒衣被,每年有9个月时间我们天天都要加班加点在加工车间工作,老人要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其他工作和加工任务,在院长周益芬同志的带领下,全院人员齐上阵,轮流照料老人,她们没有一个人因为怕脏、怕累、怕麻烦而怠慢了老人,从喝水吃饭、打针服药到洗头洗澡、排大小便,我们一点一滴精心照料,日夜陪伴。在中医院先后住了两个多月院,医院的护士们看到后都敬佩地说:“就算是老人的亲女儿也未必会照顾的这么周到、细致。”
还有该院收养的残疾人刘惠芳,患有脊椎性尿失禁,去年在十堰太和医院治疗,院里安排我护理。当时肖玉萍自己也刚刚是患胃出血,在十堰治愈不久,还处在恢复期。护理初期,病人小便失禁全靠导尿管排尿,医生担心她工作量大,劝她少给病人喝水,她总是根据病人需要,想着自己多跑几趟没啥。病人做尿道改道手术,术后反应非常强烈,每次吃东西都会呕吐。她在一起吃饭时,她吐的一地秽物,她要放下自己的碗赶紧收拾,收拾完了自己再吃饭,怎么也咽不下去,一阵阵的恶心让我术后还没有完全恢复的胃隐隐作痛。一个多月的护理,她是靠自己的意志、靠一种对工作的责任坚持了下来。
肖玉萍的家住在福利院里,丈夫老杨在汇湾水文站工作,一年在家时间总共不到一个月,每次他回来,她总难得给他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说几句夫妻间的亲热话。他也埋怨过她,但是时间长了,也慢慢理解她了,用他的话说:“她是那的个人”。在她的带动下,他也爱上了院民们,同大家相处的十分和谐了。每年大年三十,肖玉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