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结构与设备课件 第8章 船舶抗沉结构与堵漏.ppt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件 第8章 船舶抗沉结构与堵漏.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舶结构与设备课件 第8章 船舶抗沉结构与堵漏

水密舱壁的要求 (4)防撞舱壁的位置: 对于客船,应位于距首垂线不小于船长的5%而不大于3m加船长的5%处。 对于货船,应位于距离首垂线不小于船长的5%或10m,取较小者;但经允许,可不大于船长的8%。对球鼻首,上述距离的量取另有规定。 (5)舱壁布置应注意合理均匀。当舱长大于30m时,应有保证船体横向强度的措施。 水密舱壁和内部甲板上的开口和水密性 水密通风管道及围壁通道在客船上应至少向上延伸到舱壁甲板,在货船上应至少向上延伸到干舷甲板。 在客船和货船上,每扇水密门应作水头分别高达舱壁甲板或干舷甲板的水压试验。 二、保持船体平衡 2.排出法: 也称卸载法,即排出进水一侧的油、水,以达到船舶平衡。 可以增加储备浮力,但需要较大的动力。 排油、水时应先排上层舱柜和自由液面大的舱柜,以降低重心和减少自由液面的影响。 二、保持船体平衡 3.对称灌注法: 向进水的对称一侧的舱室内灌注舷外水,以恢复平衡; 效果较快,但损失储备浮力; 主要适用于水密舱室多的船舶(如客船、军舰等)发生不对称浸水,一般货船要谨慎行事; 灌注时应选位置低的、尺度小的舱柜,以减少自由液面和避免重心高度提高。 堵漏毯(collision mat or anti-flooding blanket) 重型堵漏毯 用镀锌钢索编成网眼大小约30mm的网格,四周镶有钢丝绳,网; 两面各贴以双层防水厚帆布; 每个方形网眼内垫以几层小块厚帆布,缝合在两层帆布中间。四角和边上装有眼环 堵漏板(patch board or anti-flooding plate) 方形堵漏板 从舷外向内进行堵漏的一种工具。主要由吊索、拉索、铁板及橡皮垫等组成 其他堵漏设备 堵漏箱(patch box); 堵漏螺杆(patch bolt); 堵漏木塞(wooden plug); 支撑柱(pillar stiffener); 堵漏木楔(wooden wedge); 充气袋(air sack)。 止裂小孔(stopper hole) 二、堵漏器材的保管及注意事项 1、堵漏器材的保管 1)堵漏器材、工具、材料应存放在水线以上易取的舱室内。室外有明显标记,室内干燥通风; 2)堵漏橡皮、各种橡皮垫及木楔不应涂漆; 3)黄砂应洁净,不为油脂和尘土所污染; 2、检查注意 1)木质及纤维材料要经常注意不受高温、潮湿影响; 2)堵漏毯及其属具,各种堵漏器材,每半年要检查一次,注意是否锈蚀、损坏,活动部分加油; 3)木塞、木楔及工具材料要清点,检查是否安全; 4)水泥及促凝剂等生半年检查一次,注意是否变质、短缺,并及时更换和补充;每年更换; 船体开口处的水密装置及要求 对水密舱壁设置的要求 1.所有船舶至少应设有以下水密舱壁: (1)一道防撞舱壁; (2)一道尾尖舱舱壁; (3)机器处所每端一道舱壁。 客船和货船的水密舱壁的数量及沿船长的分布还应符合关于分舱与稳性的要求。对载重量600t及以上的油船,水密舱壁的数量及沿船长的分布还应按照MARPOL73/78公约附则I的有关要求。 水密舱壁的数量 水密舱壁的总数不少于表8.1的规定。对于船长大于190m的船舶,应按有关要求由直接计算确定。 L≤60 60<L≤85 85<L≤105 105<L≤125 125<L≤145 145<L≤165 165<L≤190 中机型 4 4 5 6 7 8 9 尾机型 3 4 5 6 6 7 8 水密舱壁的要求 (1)客船的防撞舱壁、尾尖舱舱壁和机器处所的舱壁应水密延伸到舱壁甲板,当首部设有长的上层建筑时,防撞舱壁应风雨密延伸到舱壁甲板的上一层完整甲板。 (2)货船的防撞舱壁、尾尖舱舱壁和机器处所的舱壁应水密延伸到干舷甲板,当首部设有长的上层建筑时,防撞舱壁应风雨密延伸到干舷甲板上一层的甲板。 (3)除防撞舱壁和尾尖舱壁外, 其余水密舱壁均应通至舱壁甲板。 水密舱壁和内部甲板上的开口和水密性 水密舱壁上开口的数量应在适应船舶设计及船舶正常作业的情况下减至最少,这些开口均应设有可靠的关闭设备。 出入、管路、通风、电缆等需要而穿过水密舱壁和内部甲板时,须设有保持水密完整性的装置。 客船舱壁甲板以下和货船干舷甲板以下的防撞舱壁,不应设置门、人孔、通风管道或其他开口。 水密舱壁和内部甲板上的开口和水密性 在限界线以下的防撞舱壁上仅可通过1根管子(如首尖舱分隔成用来装载两种不同的液体,可允许2根),以处理首尖舱内的液体。 穿过防撞舱壁的管子应装有能在干舷甲板以上(对货船)或舱壁甲板以上(对客船)操作的适当的截止阀,其阀体应安装在首尖舱内的舱壁上。阀体也可有条件地设于防撞舱壁的后侧。 舱壁上的门 门的 类型 位置 门开闭状态 滑动式门 铰链式门 滚动式(甲板处所间的货物) 驾驶室遥控操纵指示 驾驶室指示器 仅就地操纵 驾驶室遥控操纵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