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缺血早期段室性心律失常仿真研究.PDFVIP

全心缺血早期段室性心律失常仿真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 hys ics 2015, 42(2): 189~ 194 心缺血早期阶段室性心律失常仿真研究* 1) 2)** 3) 4) 吕伟刚 黎 捷 杨 飞 王宽全 1) 2) (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技术系,青岛266 100;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秦皇岛066004 ; 3) 4) 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威海264200 ;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0 1) 摘要 为了分析全心缺血早期阶段对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以及探讨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机制,本研究考虑了缺血情况下 高钾、酸液过多、局部缺氧的情况,结合详细的人类心室细胞生物物理 的动力学特征,开发了一个人体心室细胞和组织全 心缺血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全心缺血缩短了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且减缓了兴奋的传导速率 (conduction velocity,CV) 同时,由于全心缺血降低了动作电位时程曲线(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restitution ,APDR) 斜率, 且增大了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因此有利于维持折返波的稳定传导,使得室速不易转化为室颤 另一 方面,尽管全心缺血导致了组织易感性的增加,但是由于其需要更长的异位刺激长度来保证折返波的形成,因此也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了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 电生理,人体心室,全心缺血,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R318.04 ,TP39 1.9 DOI: 10.16476/j.pibb .2014.0171 在当今工业化社会中,室颤是心血管疾病 最 机制,因此只考虑了急性缺血的早期阶段,对应为 [1] 常见的易导致猝死的症状 目前已被广泛认知的 急性缺血发生后的前5~10 min 是,持续性折返波是室颤的最重要前兆,在此期 1 心肌细胞和组织缺血模型 间,心室收缩混乱,导致心脏无法排出血液,从而 促使心脏停搏[2-3] 在单细胞模型中,细胞动作电位(action [4] 尽管折返波也会发生在健康心脏中,但是,其 potential,AP)可以写为如下公式形式 : 更常见于某些功能异常的心脏,最典型的就是发生 Vm Iion + Istim = ( 1) 在缺血性心脏 在心肌缺血期间,由于缺氧导致 t Cm 其中, 是跨膜电位, 是时间, 是跨膜 心肌活动停止,流向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 Vm t Cm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