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工作结果为了能确切掌握吐鲁番盆地地下水盆构造和含水.PDF

物探工作结果为了能确切掌握吐鲁番盆地地下水盆构造和含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探工作结果为了能确切掌握吐鲁番盆地地下水盆构造和含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独立行政法人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最终报告书 概要 国际航业株式会社 4.3 物探工作结果 为了能确切掌握吐鲁番盆地地下水盆构造和含水层构造的大致情况,本项目在盆地全 区 204 地点实施了时间域瞬变电磁(TEM )测深法物探工作。 4.3.1 视电阻率构造 利用对观测数据的多层光滑反演解析求得的电阻率构造变化的有关结果分析了电阻 率分布与地表地质的关系。为了探讨各个深度上电阻率的平面变化,绘制了 20、100、 200、300、400 m 和 600 m 深度的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和不同方向上的断面图。 从视电阻率的平面分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吐鲁番盆地内、北盆地和南盆地的地质环 境差别很大。因为现存机井的平均深度为大约 70m 所以利用图 4.5探讨 100m 深度的视 电阻率构造变化。 a. 北盆地的电阻率构造平面分布特征 在 100 m 深度黄色~红色的 100 Ωm 以上的范围占全区的6成以上、反映具有高电阻 率的砂砾层分布广泛。盆地中部的大河沿、七泉湖、柯柯亚及鄯善车站附近可见 300 Ωm 以上的高电阻率区,在连木沁至鄯善县城附近的地区可见 20 Ωm 以下的低电阻率带, 可以认为反映粉砂等的细粒层、或第三系泥岩基底。 b. 南盆地的电阻率构造平面分布 在 100 m 深度,盆地中央部绝大范围相对上部电阻率值均可见增加趋势,在盆地东部 一带的电阻率值为 20 Ωm 至 60 Ωm 左右、反映该深度同上部层的粉砂质土壤相比含有 更多的粗粒砂质沉积物。南西部的高电阻率带比上部有扩大趋势,反映砂砾层在此深度 分布较广。吐鲁番市北的火焰山前可见 100 Ωm 以上的高电阻率带,反映砂砾~砂的较 粗粒层的分布情况。 4.3.2 有关成果的考察 a. 有关地质及地下水层与电阻率的关系 通过前述解析、基本掌握了本地区分布的第四系以及基底岩性的 TEM 测深法电阻率 值特征,其结果如表 4.1所示。 表 4.1 调査地区地质与 TEM 测深法电阻率值 电阻率值( Ωm) 主要分布范围 地质 300~1000以上 北盆地、南盆地南西部 干燥砂砾层 100~300 吐鲁番盆地全区 含水砂砾层、中生代基底岩 砂~粉砂层(含水层) 30~100 南盆地、北盆地东部 中生代基底岩 粉砂~粘土 10~30 南盆地、北盆地东部 第三纪泥岩基底 10以下 南盆地艾丁湖周边 粘土、盐化土壤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4章 水文地质构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最终报告书 概要 b. 有关含水层构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