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新---越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隋新---越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ppt

立枯病--发生规律 (5) 田间管理:选地势高燥田块栽培,尽量利用高畦或半高畦栽培;控制浇水量,雨季及时排水;施肥要氮、磷、钾配合,勿偏施氮肥;农具、架材可用硫酸铜500倍液消毒。土壤消毒:夏季空闲时,保护地内盖地膜,扣严棚膜,利用日光增温,使20厘米深的地温达45℃以上,可消灭土中病菌改良土壤:重病区结合翻地每公顷施石灰粉1200~1500千克,以改变土壤pH呈中性或微碱性,可抑制病菌发生。 (6) 药剂防治:撒施山推的药土。将5克山推与30-40斤过筛细土掺匀后均匀撒入定植穴内;药液喷淋灌根防治 出现病株时,将山推稀释3000倍均匀喷雾,移栽田在作物移栽缓苗后进行喷淋,使药液顺根茎流到根部或根茎表土;在发病初期用山推灌根 每株灌药液半斤,具体用量可视病害程度及植株大小而定,7天内连用两次。 枯萎病防止措施 (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的新泰密刺、津杂2号、津春3号等品种。 (2) 轮作: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5年以上的轮作。最好与水田轮作。保护地内可换新土。 (3) 嫁接防治:黑籽南瓜有很强的抗病力,利用黑籽南瓜作嫁接砧木有良好的防病效果。 (4) 育苗:尽量利用营养钵育苗,减少移栽时根系受伤造成的伤口。有条件时,利用无土育苗技术。育苗应在无病的大田土上进行。育苗土还可用药剂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山推2500倍稀释液4—6斤,在播种前或播种后以及移栽前均匀喷洒于苗床内,或将5克山推与30-40斤过筛细土掺匀后,将其1/3撒在苗床内,余下2/3用作播种后盖土。 枯萎病防止措施 细菌性枯萎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茎部受害处变细,两端呈水渍状,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杈及叶片首先出现萎蔫,该病扩展迅速,不久全株突然萎凋死亡。剖开茎蔓用手捏挤从维管束的横断面上溢出白色菌脓,用干净火柴棍或小刀刀尖沾上菌脓轻轻拉开可把菌脓拉成丝状。导管一般不变色,根部也未见腐烂,别于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 药剂防治:可用绿亨6号1000-1500倍或绿亨吗啉胍·三氮唑900-1200倍液或绿亨吗啉胍·乙铜800-1000倍喷雾防治。 细菌性枯萎病 霜霉病 初期的水浸状病斑 黄瓜霜霉病病叶(抗病品种) 霜霉病病症 子叶被害时,开始退绿,出现黄斑,后来扩大为黄褐色,叶子下垂干枯;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紫黑色霉。成株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水渍状淡绿色或黄色小斑点,后渐扩大,由黄色变成淡褐色,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的病斑,在叶片背面病斑处生成紫灰色霉层。潮湿时霉层呈黑色。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死亡。 霜霉病发生规律 发病适宜温度为15~24℃,低于15℃,高于28℃不适于发病。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在多露、多雨、冷凉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在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不良、肥料不足、浇水过多的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 霜霉病解决方案 1 选择抗病丰产品种 2 加强栽培管理 ??? 培育壮苗,苗床增施有机肥料,尽量采用营养钵育苗,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提高幼苗抗病力。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远离温室、大棚的地块栽培,减少传染源。 ??? 深翻和整平土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生育期控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摘除病、老、黄叶,加宽行距,改善通风条件。保护地内加强通风,铺设地膜,利用无滴薄膜,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 清洁田园:收获后清理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收获后每公顷撒300千克石灰粉消毒。 3 生态防治 ??? 控制棚、室内的温度,避开适于发病的温度范围。白天迅速增温至28℃以上,傍晚迅速降至 11~12℃。以此抑制病菌的发展。 4 高温闷棚(室) ?? 闷棚前一天浇水。在晴天上午闭棚提高棚、室内的温度至44~46℃,保持2小时后适当通风,恢复常温,隔3~5天重复1次,可抑制病情的发展。 5 药剂防治:于病发初期喷雾霜疫力克100g/45kg水;世耘10g/15kg水;优润15kg/15kg水;品劲8g/15kg水 病害略重时以上产品可两两复配,轮换使用,采用二次稀释法,喷雾药液要均匀、欲滴不滴为宜;阴天采用烟雾剂于傍晚熏棚 霜霉病解决方案 细菌性角斑病 病叶背面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叶 细菌性角斑病病症 主要危害叶片和瓜条。叶片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粘液。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细菌性角斑病发生规律 (1)一般低温、高湿、重茬的温室、大棚发病重。 (2)该病为细菌性病害。病菌在种子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由雨水或灌溉水溅到茎、叶上发病。菌脓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3)发病适宜

文档评论(0)

jackzj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