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节 分解炉
第9章 分解炉 分解炉作用:燃料燃烧、换热、碳酸盐分解 德国 多徳豪森水泥厂 油母页岩 日本石川岛公司与秩父水泥公司 SF炉 各种炉型 烧油——烧煤 改造 成熟 9.1 分解炉的工作参数 (1)分解率 入窑物料分解率λ是衡量分解炉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表示生料中碳酸钙分解程度的参数。分解率分为表观分解率和真实分解率,生产上常用表观分解率表示。 1)气体停留时间 一般要求大于3.5s。 2)物料停留时间 碳酸钙充分分解(大于90%),煤粉充分燃烧。 9.2 分解炉的分类 9.2.1 分解炉的构造 分解炉应有适当形状和大小的炉体,以供燃料在其中燃烧及物料分解。应有燃料及粉料加入装置和气流的进出口,而进出口的结构,应有利于造成炉内气流的适当运动,以利于燃料和料粉的悬浮,燃料的燃烧,温度的均布,实现料粉的快速传热、快速分解。 9.2.2 分类 (1)按制造厂命名分类 (2)按分解炉内气体运动的主要流型分类 旋流式 喷腾式 悬浮式 沸腾式(流化床式) 生料及燃料在分解炉内分别依靠“旋风效应”“、喷腾效应” 、“悬浮效应”及“流态化效应”或几种流型的叠加(旋流-喷腾)高度分散于气流之中,从而增加物料与气流间的接触面积,延长物料在分解炉内的停留时间。 另一种划分方法(略) 旋流-喷腾叠加流场类, 如SF型、N-SF型、KSV型 旁置预燃室类, 如RSP型、GG型 流化床-悬浮层叠加流场类, 如MFC型、N-MFC型 喷腾或复合喷腾流场为主, 如SLC型、DD型 悬浮层流场为主管道炉类, 如Prepol-AT型、Pyroclon-R型 (3)按全窑系统气体流动方式分类 1 燃烧空气从窑内通过与窑气一起入炉 2 燃烧空气由专设风管引至窑尾或炉内与窑气混合 3 燃烧空气经专设风管入炉,窑气不入炉 三类流程的比较 1.分解炉燃烧用空气从窑内通过 优点 (1)不需专设风管及其相应的收尘设施,可节省投资;流程较简单,散热较专设风管少,进炉气流温度较高。 (2)可从各种形式的冷却机取得高温气体。 缺点 (1)入炉燃烧用空气与窑气相混,氧气浓度降低,影响燃料燃烧及炉的发热能力; (2)影响窑的操作,使窑燃烧带气流速度增加,燃烧温度降低; (3)使窑后循环粉尘增大。 2.窑气入分解炉的优缺点 优点 (1)当入炉窑气的温度高于950℃时,可给物科升温及分解提供部分热量; (2)窑气温度较入炉空气为高,当入炉空气温度有波动时,能起到缓和气温波动的作用,并能提高气流对物料的浮送能力。 缺点 (1)增大了通过分解炉气体的流量; (2)影响分解炉中碳酸盐的分解速率; (3)影响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速度及发热能力; (4)限制了气流含尘浓度的提高。 (4)按分解炉与窑、预热器及主排风机匹配方式分类 9.3.1 SF系列分解炉 (1) SF分解炉 窑气与三次风混合入炉 (2)N-SF分解炉 1)将燃料喷入点由原来喷入反应室锥体下部改为喷入涡流室顶部,燃料燃烧条件改善,延长了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燃烧效率; 2)改变窑气与三次风混合入炉的流程,三次风仍以切线方向进入涡流室,窑气则单独通过上升管道向上流动,使三次风与窑气在涡旋室形成叠加湍流运动,强化了料粉的分散混合; (3) C-SF分解炉 将NSF炉侧面出口改为顶部涡室出口。 涡室下设置缩口,产生喷腾效果,克服气流偏流和短路。 增设连接管道,使生料停留时间达到15s以上,入窑生料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 9.3.2 DD系列分解炉 DD炉可分4个区 1.还原区(Ⅰ区) 包括喉口和下部锥体部分; 燃料在缺氧的窑废气中燃烧,产生高浓度还原气体 CO、H2和CH4,同窑废气中NOX发生反应 ,还原为无害的N2,故叫还原区。 2.燃料裂解和燃烧区(Ⅱ区) 三次风由2个对称风管喷入炉内(径向),三次风进口的顶部装有2个主要燃料喷嘴; 燃料喷入Ⅱ区富氧区立即在炉内湍流中裂解和燃烧。产生的热量迅速传给生料,气料进行高效热交换,生料迅速分解。也称混合区。 3.主要燃烧区(Ⅲ区) 燃烧燃料、热量传递,生料吸热分解。炉温保持在850~900℃,生料和燃料混合、分布均匀,没有明亮火焰的过热点,区内温度较低,且分布均匀。 炉的侧壁:形成生料幕,避免结皮 4.完全燃烧区(IV区) 燃料(10%左右)继续燃烧,生料分解。 气体和生料通过Ⅲ区和IV区间缩口向上喷腾直接冲击到炉顶棚(反弹室),翻转向下后到出口,使气料搅拌和混合,达到完全燃烧和热交换。 在DD炉下部对称的三次风进风管,以及顶部2根出风管,都是向炉中心径向方向安装。这样做防止气流产生切向圆周的旋流运动,有利于炉内生料和气流产生良好喷腾运动 ,同时有利于降低阻力损失。 DD炉的二次喷腾以及冲顶作用,改善了气料的搅拌和混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9章节 磁盘存储器管理Chapter 9 Disk Storage Management(1.ppt
- 第9章节 项目风险管理.ppt
- 第9章节 9.3 代数优化.ppt
- 第9章节 GPS测量数据处理.ppt
- 第9章节 Illustrator导出和打印.ppt
- 第9.1章节热力学.ppt
- 第9章节 图zzh.ppt
- 第9章节 地形图及其应用.ppt
- 第9章节 恒定电流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LI.ppt
- 第9章节 磁存储器.ppt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