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节 地壳 第二节、第三节
知识点的回顾 知识点的回顾 知识点的回顾 知识点的回顾 知识点的回顾 知识点的回顾 知识点的回顾 知识点的回顾 世界火山分布 ★中国的火山 巴士残骸 火山科考 活火山(冰岛) 死火山(内蒙) 休眠火山(长白山,1199年喷发) 裂隙式喷发与大洋中脊 裂隙式喷发 宁静式喷发 宁静式喷发熔岩流入海 旧火山口中喷发 斯特朗博利火山 熔岩流 熔岩被 福建漳州 火山渣(网状) 火山灰从天而降 火山灰 火山弹 火山弹工艺品 海中火山口 火山口湖 火山口湖中的火山 火山口“地下森林” ▲1900年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4、中国地震的分布 我国的火山分布 大峡谷的水平岩层 武夷山 赤壁 大峡谷 单斜岩层 1 . 褶曲形态要素 2、常见褶曲类型 (四)断裂构造 1、断层要素 3、断层的组合 ◆地堑 ◆地垒 褶皱2 顺地貌——背斜山 顺地貌——向斜谷 逆地貌 直立褶曲 玄武岩柱状节理 猴子观海 砂岩节理 石灰岩节理 地堑裂谷 太行山 (二) 节 理 节理——是一种断裂构造,是沿着断裂面没有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者。 按照节理的成因分类,分为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 非构造节理:指岩石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如风化、山崩、地滑、岩溶塌陷、冰川活动以及人工作用下产生的节理。 分布:非构造节理分布于地表较浅的岩石中,其几何规律性较差,无矿化现象。非构造节理不包括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如侵入岩体的原生节理和玄武岩中柱状节理。 构造节理:指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节理,常成组成束成群有规律地出现。 分布:这种节理往往和其他构造如褶皱、断层等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和成因关系。依据节理力学性质所表露的形态特点,通常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两类: 张节理——是由拓张形变造成的破裂。 剪节理——是由剪切形变所造成的破裂,常成群出现,两组交叉者称为“X节理”,或称“共扼节理。 庐山王家坡 背斜谷 向斜山 罗布泊 浙江 花岗岩节理 张家界 云南路南石林 △1960年5月22日,智利,9 . 5 级(为有史 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震级, 引发的海啸高达 30余米,1万余人丧生); △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9.2级; △1957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9.1级; △1952年,俄罗斯堪察加半岛,9.0级;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 海啸波高 11 ~ 17米,>22.7万人死亡。 (2) 地震的分类 A、按地震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1)构造地震:地壳深部的构造变动,主要由断裂变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常发生于地壳活动性较大的地区,—般说来是近代的褶皱和断裂活动地带。其特点是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地壳上90%的地震皆属此种类型。 2)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触发的地震称火山地震,其震源常局限于火山活动地带,影响范围一般不大,深度多不超过10km。这类地震约占总数的70%。 3)塌陷地震:起因于岩层崩塌陷落,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或者地势陡峭的山区,数量很少,危害不大。 4)诱发地震:由于人类活动,诸如水库蓄水、地下核爆炸等因素也能触发地震,这类地震统称为诱发地震。 B、按震源深度又可分为: 1)浅源地震(深度为0-70km的地震)。 2)中源地震——(深度70-300km)。 3)深源地震——(深度300km)。 浅源地震数量最多,约占地震总数的72.5%;中源地震次之,约占23.5%;深源地震很少,约占4%。 C、按地震发生的地表结构形态: 可分为海洋地震和大陆地震二大类。其中前者约占地震总数的85%,后者为15%。 (3) 地震的分布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与火山活功带大体一致,主要处于各大板块构造边缘,可以分为四大地震带: ① 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海沟-岛弧分布,全世界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发生在该地层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其面积占世界地震带总面积的一半。 ②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接合带分布,地震数量约占全世界地震总数的15%,其中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有少量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③ 大洋中脊地震带:分布在各大洋的洋中脊部位,包括大西洋中脊、印度洋海岭及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地震数量不多,震级较小,很少超过6级地震。 ④ 大陆断裂谷地震带:分布于一些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主要有东非大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死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带主要为浅源地震。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 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主要分布区如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简述10KV 高压配电柜安装.doc VIP
- GB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2025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招聘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RB∕T 174-2021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专业要求.pdf
- CP-717安装指南.doc VIP
- 初中电学基础题.doc VIP
- 海尔空调节能认证证书.pptx VIP
- TCL空调节能认证证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