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线天》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解题规律的总结,是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摆脱题海的有效之路.因此我们应抓住临近中考的这段时间,去研究、归纳、熟悉那些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为夺取中考高分搭起灵感和智慧的平台.
初中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有整体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和函数思想等.由于我们前面各种思想方法均有渗透,故本专题只是侧重如下几个思想方法予以强化.
类型之一 整体思想
例1 (2014·内江)已知+=3,则代数式的值为 .
【思路点拨】要求分式的值,必须要知道分式中所有字母的取值,从条件看无法解决;观察分式的结构发现分子与分母都是m(a+2b)+n(ab)的形式,所以从条件中找出(a+2b)与ab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3,
∴=3,即a+2b=6ab.
∴====-.
方法归纳:整体思想就是在解决问题时,不是着眼于它的局部特征,而是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通过对整体的把握和运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2014·安徽)已知x2-2x-3=0,则2x2-4x的值为( )
A.-6 B.6 C.-2或6 D.-2或30
2.(2014·乐山)若a=2,a-2b=3,则2a2-4ab的值为 .
3.(2014·宿迁)已知实数a,b满足ab=3,a-b=2,则a2b-ab2的值是 .
4.( 2014·菏泽)已知x2-4x+1=0,求-的值.
类型之二 分类思想
例2 (2013·襄阳)在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中,分别沿两直角边上一点与斜边中点的连线剪去两个三角形,得到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则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长是 .
【思路点拨】从图中看有两个直角,这两个直角都有可能是原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分两种情况将原图补充完整,即可求出原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解答】如图1,以点B为直角顶点,BD为斜边上的中线,在Rt△ABD中,可得BD=.
∴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EF的长是2;
如图2,以点A为直角顶点,AC为斜边上的中线,在Rt△ABC中,可得AC=3.
∴原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斜边EF的长是6.
故填2或6.
方法归纳:在几何问题中,当图形的形状不完整时,需要根据图形的已知边角及图形特征进行分类画出图形,特别注意涉及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分类讨论.
1.(2014·凉山)已知⊙O的直径CD=10 cm,AB是⊙O的弦,AB⊥CD,垂足为M,且AB=8 cm,则AC的长为( )
A.2cm B.4cm C.2cm或4cm D.2cm或4cm
2.(2014·凉山)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 .
3.已知点D与点A(8,0),B(0,6),C(3,-3)是一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则D点的坐标为 .
4.(2014·株洲调研)已知:如图,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为矩形,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点的坐标为 .
5.射线QN与等边△ABC的两边AB,BC分别交于点M,N,且AC∥QN,AM=MB=2 cm,QM=4 cm.动点P从点Q出发,沿射线QN以每秒1 cm的速度向右移动,经过t秒,以点P为圆心, cm为半径的圆与△ABC的边相切(切点在边上),请写出t可取的一切值 (单位:秒).
6.(2013·呼和浩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6,0),点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BCA=45°时,点C的坐标为 .
7.(2014·襄阳)在□ABCD中,BC边上的高为4,AB=5,AC=2,则□ABCD的周长等于 .
类型之三 转化思想
例3 (2014·滨州)如图,点C在⊙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点D在⊙O上,AD=CD,∠ADC=120°.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思路点拨】(1)因为D点在圆上,连接OD,证明OD与CD垂直即可;
(2)连接OD,将图中不规则的阴影部分面积转化为三角形与扇形的面积之差.
【解答】(1)证明:连接OD.
∵AD=CD,∠ADC=120°,∴∠A=∠C=30°.
∵OA=OD,∴∠ODA=∠A=30°,
∴∠ODC=120°-30°=9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单元 第课 春江花月夜.doc
- S版三年上《语文百花园七》课件.ppt
-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梳理.doc
- 《中学历史教学》目录年.doc
- 《Photoshop图像处理与制作》考试大纲及样题试行.doc
- 《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docx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年第期.doc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年第期目录.doc
-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年第期总目录.doc
-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康复.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