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阅读.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现代阅读

中考现代文阅读 复习策略探讨 石嘴山市实验中学 穆冬云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内容,占试卷大约四分之一的分值,然而这部分也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部分。要想让同学们在考试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少失分,不失分,分析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思路,采取合理可行的有效的复习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一.回顾考题 寻找规律 二.品析考点 探求方法 三.备考策略 事半功倍 一 .回顾考题 寻找规律 课标对现代文阅读要求 宁夏考试说明 近三年宁夏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近三年宁夏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二. 品析考点 探求方法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 以下几个方面: 词句理解、文意把握、 要点概括、内容探究、 作品感受 考点一: 理解文章重要词语 的含义和作用 课标解读 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课标》提出的“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是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考题回放 例一:2010年《 煤油灯 》 6. 根据语境推断④段中加点词语“星星点点”的具体含义。(2分) 例二:2011年《会跳舞的向日葵》 2.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①我和弟弟进出都是走窗户。 ②即使这样,爸爸也只是封我为“捣蛋公主”。 ③终于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考题回放 例三:2012年《不负此生》 15.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加点“谦卑”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例四:2012年《捅马蜂窝》 19.捅马蜂窝“在成年人的词典里是‘捅娄子’、惹事端、自找苦吃的代名词”,而在孩子们的眼里则是____________的代名词。(2分) 20.第②段中“荧荧发光”一词写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基本原则: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方法:词的本义+对象+表达效果 (特点,特征,感情) (1)从主题入手,全局考虑,避免以偏概全,注意该词与上下词语、上下文句的关系; (2)从词语或词语所在的句子出发,对这个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进行体味和琢磨; (3)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从作者的思想感情、语体特点、作品风格等方面理解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 (4) 从“准确”“周密”“简明”和“生动”的角度去理解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考点二: 理解文章重点句段的 含义、作用 课标解读 《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阅读应能体会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考题回放 例一:2010年《 煤油灯 》 4.第②段中与结尾画线句相呼应的那句是???????????。(2分) 例二:2011年《会跳舞的向日葵》 1.简要说明文章开头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5.结尾段画线的“太阳味的童年”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例三:2012年《捅马蜂窝》 24.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天高云淡,蝉鸣声鸟叫声不绝于耳”的作用。(2分) 方法 : 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注意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特点:说明语句简明、准确、丰富;议论语句准确、严密、鲜明;记叙语句丰富生动;抒情语句,则感情浓郁。 抓好10种常见句子: ①首句 ②中心句 ③转承句 ④点睛句 ⑤警句 ⑥矛盾句 ⑦感情句 ⑧特殊句(句式) ⑨修辞句 ⑩尾句 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 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 引出下文); 考点三: 分析结构 把握思路 课标解读 《课标》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阅读不能断章取义,必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文意,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等,这是阅读中最重要的一环。 考题回放 例一:2010年《给困难起名字》 3.本文的构思十分巧妙,请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这样构思的妙处。(3分) 例二:2010年《煤油灯》 4.第②段中与结尾画线句相呼应的那句话是???????????????。(2分) 考题回放 例三:2011年议论文 拟写题目 2.结合上下文说说②段画线句子中“风霜雨雪”与“鲜花硕果”不能互换的原因。(2分) 例四:2012年《捅马蜂窝》 16.将②③段的论证内容交换一下好吗?为什么?(2分) 方法指导: 把握作者思路,理解文意就必须整体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标题,都要服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 方法指导: 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比较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