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考试题分析与9年会考复习最后阶段备考的建议.doc

年会考试题分析与9年会考复习最后阶段备考的建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会考试题分析与9年会考复习最后阶段备考的建议

2008年会考试题分析与2009年会考复习最后阶段备考的建议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郑肖文 2008-12-18 一、2008年会考试题分析 1、2008新课程会考与2007、2006会考题型分值比较 2、试卷知识点与分值分布 3、2008年试卷知识内容分布表 28% 30% 24.3% 理解 38% 40% 55.6% 应用 22% 18% 9.4% 综合 12% 12% (标准没要求10.6%) 试题难度(按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统计) 容易题 68% 66% 46% 稍难题 18% 20% 36% 较难题 14% 14% 18%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知,08《会考标准》要求比06、07《会考标准》降低了,但是08会考的难度明显比06、07年有所增大。 二、抽样分析 (一)客观题 样本一:温州中学 样本二:温州十四中学107份,其中理科60份,文科47份。 (二)主观题 本次抽样24本,共671份试卷,占总试卷4.04%。 1、得分情况 填空题:平均得分10.36分,得分率为74% 简答题:平均得分5.65分,得分率为47.08% 计算题:平均得分3.57分,得分率为59.5% 由得分可以看出,简答题的两道实验题偏难了点。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三、试题特点 1、试题知识覆盖面比较广。 2、试题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联系紧密 3、试题加重了实验能力的考查 4、试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较高 四、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如何理解和把握新会考标准 五、2008年会考典型试题分析与2009年会考复习最后阶段 备考的建议( 抓教材、抓实验、抓训练、抓落实) 1、抓教材,落实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紧密联系试题备考 2008年会考的考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生活化和实验化的要求。第10、11、13、16、17、21、57、60题都是与现代科技、生产、生活等紧密相连,《化学与生活》的十道题目本身就是这个模块的知识,完全与生活联系。这些试题的出现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编写思路。通过试卷分析,试题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全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认真分析教材,对教材一定要全面阅读分析,不能凭着老印象主观臆断,这里重要那里不重要,考试范围内的都要仔细阅读分析,绝不能留死角,今年的16、17、57、59都是必须认真阅读教材才能准确答题。教学时还要重视联系实际,将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与现代的生产、生活、科技、能源等问题相互联系,只有平时注重引导,才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同学们的思维才能开阔,遇到问题才会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研究、讨论。 08-11.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危险品获救标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浓硫酸——  B.烧碱—— C.汽油—— D.四氯化碳—— 08-13.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但人类目前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下列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 B.大量使用木材作燃料 C.开发和利用风能 D.开发和利用地热 08-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教材化学2专题2 P47) A.淀粉中含有葡萄糖 B.蛋白质中不一定含有氮元素 C.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石油和煤炭 D.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等物质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质能 分析:第16题选C的考生占9.3%,该类考生对能源不是太清楚。 08-17.通过下列反应不能直接得到石油裂解产物的是 (教材化学2专题3 P63) A.C16H34C8H18+C8H16 B. C8H18C4H10+C4H8 C. C4H10C2H6+C2H4 D. C4H82C2H4 分析:第17题选D的考生占52.3%,错解原因,一是对裂解产物是什么不清楚,二是认为裂解是把大分子变小分子,而丁烯已是小分子,所以不可能。考查石油的裂解产物,没有记清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从这道试题可以反映出阅读教材不认真或不全面。 08-57.(4分)化学家研究发现,在催化剂作用下,环氧丙烷(CH3CH-CH2) O 可与某常见物质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一种可降解的高聚物 (—[ O—CHCH2—O—CO—] )。 (教材化学2专题4 P102) | CH3 这个反应可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原料,实现零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生成的高聚物可制造塑料制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环氧丙烷反应的该常见物质是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