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南通市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
江苏省2013-2014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南通)历史
201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安徽无为县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汉王朝统治的头两百年也是诗歌、绘画、音乐、哲学、文学和撰史方面的文化大繁荣时期。文化大繁荣A. B. C. D.
4.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A.农业采用集体耕作方式 B.绝大多数土地属国家所有
C.手工产品主要供应市场 D.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
5.《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这段材料表明
A.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B.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
C.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 D.大学士完全获得宰相职权
6.朱元璋对户部臣僚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这一理念
A.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 B.导致了崇商风气的兴盛
C.重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摒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7.右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
发展状况 时代环境 甲同学 1900年创办保兴面粉厂 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对华资本输出 乙同学 1915年创办申新纱厂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丙同学 1917年并购日资纱厂 人民群众开展了抵制洋货运动 丁同学 1936年面粉厂增加到12家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9.右图照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
A.金田起义推翻清朝统治 B.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C.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 D.民主革命任务最终完成
11.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A.B.C.D.13.标语口号不仅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也反映出特定历史阶段的概貌。右图标语应该出现在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武昌地区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广东地区
C.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刘邓大军挺进的大别山地区
14.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15日,记者在12个小时中,就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日军占领上海 D.南京大屠杀
15.右图是1949年1月10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新四军的敌后抗战 B.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C.百团大战的辉煌战果D.三大战役的重大进展
16.“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A.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周恩来阐述的是
A.社会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