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设史复习资料(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结构的优势: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木结构的缺陷:木材越来越稀少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在南方,还有白蚁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木构建筑的建筑体系:穿斗式与抬梁式---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屋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北方地区、宫殿、庙宇)优缺点:---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代表性房屋遗址: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大木作:柱、梁、枋、檩(p266)名词解释: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tuan)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槫的生木头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生起。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sun)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雀替(宋称绰幕枋):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它可能由实拍栱演变而来,河北新城开善寺辽代大殿中,已有由两层实拍栱组成的绰幕枋,而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殿则为(木沓)头式,端部与底部且作成折线。金、元及以后,发展为蝉肚及出锋,有的下面还附以插栱。也可用在柱间的挂落(楣子)下,此种形状之雀替,已转变为纯装饰性构建,称为“花牙子”。在建筑的尽间,若开间较窄,则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连为一体,则称为骑马雀替。举架(宋称举折):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至少在战国时已对草顶和瓦屋顶面规定了不同的坡度。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的,这就是“折”。---屋顶的形式有多少种,分别的等级:(p283)庑殿(宋称四阿顶)歇山(宋称九脊殿)悬山硬山攒尖(宋称斗尖)单坡平顶---古建筑的主体由哪三部分组成:台基、屋身、屋顶---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夏)。(p2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xun)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遗址:西周陕西岐山凤雏遗址(由二进院落组成)(已采用瓦)。(p23)---长城/故宫建成时间:长城:由齐桓公/齐宣王等组织修建的齐长城是迄今有实物可查最早的长城,大约从公元前663年开始,差不多同时的有楚国的“方城”,万里长城是由战国时北方各国的长城(建造时间都晚于齐长城)经秦始皇下令连接而成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06年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最早采用榫(sun)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最大的木构造建筑群:故宫(紫禁城殿)---木塔实例以辽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早,砖塔以五代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最先(p176)---国内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之木塔(最高的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州塔)(p176)---最早的佛寺:北魏洛阳白马寺(p154)---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大殿(p157)---石窟: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p36)---最早的琉璃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大兴城(隋)(p38)---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隋)(p38)(李春:河北赵县安济桥,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鲁班:著名木匠公输般,春秋时期(p26)---最大的坛庙:天坛---瓦的普遍使用和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