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农业生产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docVIP

三峡库区农业生产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库区农业生产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三峡库区农业生产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 介绍了三峡库区自然地理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现状;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11-0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证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保证农民粮食增产、收入增多,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首要任务。随着全球气温增高,人口增加,土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阻,为寻求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模式及途径,笔者从农业生态经济的角度,总结了三峡库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现总结如下。 1 三峡库区自然地理现状 三峡库区辖渝东南和鄂西沿长一带地区,东起湖北省的宜昌市,西到重庆市主城区,所辖黔江区、涪陵区、万州区的长寿、梁平、丰都、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和秀山、武隆、彭水等19个县(市)。三峡库区气候温和,四季气候明显,有丰富的水资源。三峡库区主要是由川东隆起褶皱带和川鄂湘黔褶皱带构成,境内山峦多且山高而陡,河流也较多,1 000 m以上低山多是喀斯特地貌岩溶山区,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中,海拔由目前175 m升到3 005 m,库区土地面积64 633 km2,占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78.59%,农耕地125.6万hm2,人口约2 45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在560 m2左右,库区中山地面积较大,约占71.7%,其次是丘陵地,约占22.8%,平原岗地占5.9%,其中部分县区内山地占地面积高达90%以上,有国家级10个贫困县分布在该地区。三峡库区气候湿润,降雨较多,温度适宜,农区平均温13.0~18.5 ℃,≥10 ℃积温3 000~6 080 ℃,年降水量997~1347 mm。三峡库区的土壤中紫色土占主要部分,达65%,其他为山地黄壤或准黄壤。三峡库区资源丰富,有2 013种农作物在此生长,可以很好地被利用,促进该区农业生产[1]。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多地少,劳动力缺乏 三峡库区人口多,尽管被迁出,数量仍较多,随着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先后在垫江、梁平、万州、开县、云阳、丰都等多个县区建立了6个工业园区,占用耕地13.36 km2,库区耕地占用有增无减,由于耕地逐年锐减,坡耕地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此外,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大量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造成农村农业设施破坏也无人管、无人修,荒地面积不断增大,农业生产仅靠个人感觉和经验来进行,无任何科学依据,导致农业生产产量低,效益越来越差,粮食供给不足,2011年库区农民人均粮食341 kg,人均纯收入6 270元。特别是近年重庆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有的区县如奉节县、忠县、云阳县等不顾实际,在600 m以下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柑橘,在长寿区、梁平区发展柚子,在涪陵区大力发展榨菜,将优质地块用来发展经济作物,虽然显著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但是带来粮经争地矛盾,导致粮食总产下降。经作区的农民以在市场购粮为生,出现粮食安全危机,若遇灾年饥荒难免,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2.2 环境污染严重 三峡库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慢,近年来沿江县(市)制定多种政策,来促进该区的经济发展,如通过招商引资来大力发展工业,造成大量人口集聚中心城镇,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库区每年约有380万t生活垃圾、3 000万t工业固体废物,这些垃圾和废物随着时间推移在库区形成污染带和泥沙淤积,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2],使水体中的大口鲢、鳖鱼(团鱼)处于基本灭绝状态。由于农村缺乏壮劳力,城镇和畜牧场的大量牛羊粪便都是直接排入河流和大江,而未能用于农业生产。此外,由于人工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和河流的面源污染,据测定,云阳县澎溪河的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达到30 mg/L,严重影响农业用水,制约了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2.3 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三峡库区经过近年退耕还林和经济林发展,目前森林面积266万hm2,覆盖率上升到28.7%,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仍不乐观。如云阳县长江两岸水保柏树林,正遭鞭角华扁叶蜂[hinolyda Flagellicornis(F.Smite)]和松材线虫危害,目前成灾面积1 475 hm2,出现大片死树。由于库区植被少,径流系数高,地表径流量大,平均径流692 mm,丘陵地区5—9月在暴雨点溅下,形成强大地表径流,因而引起严重的石砾化水土流失,目前库区水土流失面积5.1万km2,每年进入库区泥沙1.4亿t,占长江上游26%,土壤年侵蚀模数为3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