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阶施工法在大硐室快速掘进中应用.docVIP

多台阶施工法在大硐室快速掘进中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台阶施工法在大硐室快速掘进中应用

多台阶施工法在大硐室快速掘进中应用摘 要:以潘一矿-788m充电硐室为例,介绍了正向多台阶施工法、矿用安全高效水胶炸药在大硐室快速掘进中的应用情况,对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断面 硐室 多台阶 快速掘进 中图分类号:TQ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037-01 1 概况 1.1 工程概况 -788 m充电硐室是潘一矿二水平改扩建工程,主要用途是为二水平使用的电机车进行充电。该硐室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净断面、宽×高=5800×5000 mm,毛断面、宽×高=7000×5820 mm(防腐地坪220 mm厚)。 1.2 地质概况 该地段内的煤(岩)层产状为205°~210°9°~10°。施工层位位于11-2煤与8煤之间,巷顶距11-2煤层法距为30.8 m,巷底距8煤层顶板法距为59.4 m。所掘岩性为细砂岩,厚6.0 m。 2 作业方式及劳动组织 2.1 劳动组织及施工方法 采用“三·八”工作制,正规循环作业,两掘一喷,顺序作业。正向多台阶施工方法,上台阶长度保持在5~6 m,中台阶长度保持在4~5 m,上台阶高度2.4~2.6 m,中台阶高度2.0~2.2 m,下台阶高度1.0~1.2 m,上、中、下分层同时起爆。(如图1) 2.2 工艺流程 (1)生产工艺:采用两掘一喷,锚网喷一次支护。 (2)锚网喷一次支护工艺流程:交接班→安全检查(顶板、瓦斯、工程质量、探头位置)→钻眼→装药联线→放炮→安全检查→洒水灭尘→出货→迎头临时支护→打锚杆→初喷(后方打锚杆(索)、挂网、复喷)→养护→整理。 3 爆破器材及爆破参数 3.1 爆破器材选型 雷管: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超过130 ms)。炸药:矿用安全高效水胶炸药。起爆器型号:MFB-200型。 3.2 矿用安全高效水胶炸药适用条件 (1)距突出煤层法距≥10 m的岩巷。(2)井筒、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后法距10 m范围外的岩巷。(3)岩石巷道处于非地质构造带、非瓦斯异常带、非应力集中区。(4)前探钻孔及炮眼内瓦斯无异常。 3.3 爆破参数 (1)装药方式:正向装药。(2)联线方式:串联。(3)炮眼布置方式:①上台阶布置6个槽子眼,眼口水平间距1200 mm;眼底水平间距200 mm,垂直间距530 mm,以巷道中心线为轴对称布置,另外布置22个辅助眼,25个周边眼,11个底眼。辅助眼、周边眼和底眼均为直眼。槽子眼深度2450 mm,其他眼深均为2300 mm,周边眼间距控制在350 mm以内,底眼间距控制在400~500 mm。②中台阶布置四排共59个炮眼,直眼,眼深2300 mm。③下台阶布置三排共45个炮眼,其中15个底眼,85°扎脚,其余均为直眼,眼深2300 mm。(4)装药量:上台阶槽子眼每个炮眼2卷药;辅助眼每个炮眼3卷药;周边眼每个炮眼2卷药,小计158卷;中台阶每个炮眼2卷药,小计118卷;下台阶每个炮眼2卷药小计50卷,合计326卷共120.78 kg。 4 支护工艺及参数 4.1 临时支护 (1)支护参数。临时支护采用型号为DWB28-30/100型轻型单体液压临时支柱,数量不少于2根,具体根据迎头实际情况确定,帽采用规格为长×宽×厚=500×250×60 mm的新木料。临时支柱居中布置,左右间距为1.2~1.6 m、前后间距为1.2~1.4 m(打设临时支护要避开锚杆眼位置)。 (2)支护工艺。放炮验炮后,首先进行敲帮问顶,用长柄工具(不短于2 m)将浮矸危岩找尽;然后先将顶网压茬连接好,用12 #铁丝将钢筋网连接牢固,连接点间距不大于200 mm;避开钢筋网压茬处按照支护参数要求布置临时支柱,打足劲,接实顶板;最后方可在临时支护下进行其它工作。最大控顶距不大于2.5 m。 4.2 永久支护 (1)支护参数。采用锚网喷支护,喷厚100 mm,强度C20。锚杆采用Ф20×2200 mm高强锚杆,间排距800×800 mm;树脂药卷:每根锚杆配两卷,帮部采用Z2850型,拱部采用Z2355型;钢网采用Ф6.5 mm,长×宽=2100×900 mm(网孔:150×150 mm)。锚索规格:Ф15.24×6200 mm,每排5根,间距1.5 m,排距3 m,每根锚索配4卷Z2355型树脂药卷。 (2)永久支护与迎头的位置关系。帮、顶锚杆支护紧跟迎头;岩性稳定时,初喷滞后迎头不大于5 m,岩性松软时,初喷紧跟迎头;复喷紧跟耙矸机后,顶板破碎时,顶部复喷紧跟迎头。 5 安全技术措施 5.1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