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的研究综述.doc
西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的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起源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剖析和谋求变革社会现实的理论和政治实践。 冷战结束后,西方主流理论大都指出,历史已经走到了尽头,资本主义制度将成为自然永恒的人类制度。 在这一时期,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一度沦为极度边缘化的左翼思潮。 但 2008 年爆发于美国、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粉碎了全球化时代的黄金神话。 21 世纪的世界简史似乎一夜之间由宽阔平坦的大路回到了陡峭弯曲的险途,①新世纪初那种弥漫全球的乐观情绪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疑虑或担忧,各种诊断和剖析资本主义病症和问题的论文着述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问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开始重温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和诊断,重温马克思的理论洞见和历史预言,或者将社会主义作为替代性的道路或方案,试图给出左翼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回应。
一、当前西方左翼学者关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若干诊断
2008 年世界国际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美元体系为轴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秩序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和可能被撼动的危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衰退和萧条的边缘徘徊,西方世界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尽管西方主流舆论认为这一体系依然可以运转下去,只是需要进行或深或浅的调整和转型而已。 但是,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越来越普遍地成为西方知识界和舆论界关注的焦点。
(一)对当前资本主义危机根本原因的诊断
21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危机往往表现为金融危机、信用危机或债务危机,但资本主义危机的当代表现形式并没有超出马克思的基本分析。
2008 年之后,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分析纷纷出现。 英国学者克里斯哈曼(Chris Harman)于 2009 年出版的《僵尸资本主义》(Zombie Capitalism: Global Crisis andthe Relevance of Marx),就 是在 2008 年 危 机 之后对这场危机重新复活马克思主义诊断的力作,①之所以起名为《僵尸资本主义》,乃是因为该书继承了马克思的洞见, 即资本主义是死者对于生者、过去对于现在、死劳动对于活劳动的支配。②该书指出,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是正统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 是金融部门的过度自由和去管制化所导致的, 而是 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导致危机的因素并没有为后 30多年的世界经济繁荣期所化解, 而是被其所掩盖、积累或推延---在 21 世纪的今天的深化和延迟爆发。 [1](p.304)在众多解释 2008 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及其经济衰退的左翼着述中, 安德鲁克莱曼(Andrean)于 2012 年出版的《大失 败:资本 主 义 生 产 大 衰 退 的 根 本 原 因 》 (BIGFAILURE: Capitalist Production the Root Causesof the Great Depression)③则是一部恢复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LTFRP)---这一规律被马克思誉为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规律,是理解最困难的关系的最本质的规律---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解释效力的着述。 与其他左翼学者的观点不同,克莱曼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是否成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如果这一规律不成立,就意味着资本主义不再具有脆弱性,就没有必要废黜资本主义体系;那么,被危机提上日程的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案,而是凯恩斯主义的方案。[2](p.67)克莱曼的《大失败》的基本意义,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是利润率下降规律对于资本主义危机的解释力,因而也就恢复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性判断,使得克莱曼的理论在当前众多关于危机的解释中脱颖而出.[3]
(二)对当前资本主义危机表现形式的分析
2008 年爆发于美 国的国际金 融危机与资本主义的实体和金融资本严重的过剩积累相关。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系统性危机出现以来,伴随着利润率的深层次问题,资本主义出现了一次新的长期过剩积累期。 这一阶段(20世纪 70 年代) 被一些学者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进入上升阶段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的转折点, 爆发于 2008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并非单纯是资本主义金融体系进入所谓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的作用进程,而是标志着这一长波周期的结束, 标志着衰退、萧条和危机的真正来临。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 美国的巴兰、斯威齐、马格多夫等左翼学者就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未来是否会重演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问题。 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的那种渐趋停滞的、日益靠债务杠杆的金融和信用活动来支撑的经济, 是一种无法自我修复的制度, 由此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