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皋兰县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项目10千伏及以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皋兰县供电公司
2011年6月
目 录
1、总的部分
1.1项目名称
1.2设计依据
1.3设计范围
1.4设计原则
1.5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6建设规模
2、电气线路部分
2.1线路设备选型
2.2变电设备选型
2.3电气主接线
2.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3、工程投资估算
3.1所址区域概述
3.2所址区域气象条件
3.3土建工程建设规模
3.4主要设计原则
4、工程投资估算
4.1概述
4.2投资估算
5、综合效益
一、经济发展现状及当地资源情况
(一)、自然条件和资源概况
皋兰县位于兰州市区的黄河以北,东邻白银市和榆中县,南接兰州市城关区和安宁区,西连永登县和兰州市西固区,北与景泰县接壤,地处北纬36°5′至36°50′,东经103°32′至104°32′,海拔1452.4-2454米,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趋势,南北最长79公里,东西最宽59公里,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皋兰县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属陇西黄土高原,土壤、气候、植被均具有半干旱、半荒漠地带特征。境内多为山区、半山区的黄土梁峁,沟谷和山涧小川台地,山秃水枯,水资源极为贫乏,植被面积极少。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又有横向山梁,两山之间为谷地,东南有黄河流过,多为河谷漫滩和梯台地,西部有分割轻微度黄土梁、峁和石质上岭环峙的山间盆地,较大的有秦王川,较小的有拱坝川、黑石川、水阜川等,黄河在皋兰县流程35公里,是目前皋兰县提灌的重要水源。县内白兰、柳忠告诉公路南抵省城兰州、东通白银,109国道、包兰铁路南北贯通,201公路北达景泰;交通便利为皋兰的经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县各乡镇公路开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皋兰县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冷而长,夏季热而段,自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光照较强,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为260毫米,年蒸发量为1807毫米,约为年降水量的7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年温差变化大,年平均温度为7.2℃,无霜期144天,冬春季风沙较大,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冰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也危害较大。皋兰县山脉纵横,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矿藏和硫磺、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藏,是今后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原料。县境内农作物资源种类繁多,以高原无公害精细蔬菜和优质瓜果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红沙洋芋、西甜瓜、啤酒大麦、高原夏菜、小尾寒羊养殖等五个主体基地,也是生产白兰瓜、西瓜的主要产地之一。另外苹果、冬果梨、软儿梨等农副产品,也畅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并有“瓜果之乡”之称。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久负盛名的什川镇“梨花会”、九合镇的“天斧沙宫”以及石洞镇的寺庙群体等旅游景点,将快速发展。
(二)、经济概况
全县拥有3乡4镇,71个村委会,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4万人,站总人口的92.67%,城镇人口1.9万人,有汉、回、土、壮、藏、满等民族,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7.68人。
皋兰县各乡镇由于历史、经济条件的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国民经济水平尚存一定差距,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发展达到相当的水平,目前全县有耕地面积43.56万亩,占总面积的11.36%,其中旱土地9.81万亩,旱沙地12.62万亩。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到21.56万亩,其中电力提灌面积为20.25万亩,占灌溉面积的93.92%。2008年国内生产总产值达18.50亿元,地区性财政收入突破2亿大关,达到20304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7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0元。2009年国内生产总产值达21亿元,地区性财政收入2.3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4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1元。2010年国内生产总产值达23.5亿元,地区性财政收入2.8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1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90元。
二、皋兰县电网情况
(一)、农网现状
皋兰县农电在流逝年代前一直是空白点,一九六四年恢复皋兰县后,在县城安装了一台55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专供县城机关照明用电,从此揭开了皋兰县用电的历史。六十年代,皋兰人民为彻底改变“十年九旱”的干旱面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工兴建大沙沟电力引黄提灌工程。一九六九年在忠和乡建成火烧崖、崖川两座35千伏变电站。一九七零年皋兰县西岔电力引黄提灌工程全面动工兴建,随着两大电力提灌工程进展和打井抗旱的高潮,在农电大发展的契机下相继建成皋兰县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河口、文山、郭家坪、岘子、张家墩、和平、黑石、什川35千伏变电站7座。同时也形成了以提灌工程供电为主的电力网络,为皋兰县农村电气化和经济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止目前,皋兰县供电公司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