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盱眙学校教育的发展》
1、相关定义
1.1、概念说明
(一)公立学校 公立学校指政府出资筹办管理的学校,是相对于私立学校的概念。民国时期 虽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也大量存在,但由于经济和信仰等原因,大多数学生就读 于公立学校。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全国公立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所以本文以公立学校为研究对象,可以代表当时中国中小学校卫生教育事业的开 展状况。 (二)学校卫生教育 健康教育和学校卫生学这两个词汇经常出现在学校的教育中,但健康教育、 学校卫生学和学校卫生教育这三个词汇所代表的内容侧重均不相同。 1.健康教育:按照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 年 -2010 年)》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 教育工作体系;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农 村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以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和公 共场所为重点,开展各类场所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 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 2.学校卫生学:学校卫生学是一门包含有营养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 生学、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与心理学、体育 16 学、建筑学、物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 生的卫生问题,也包括幼儿园和大学的同类问题。学校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研 究儿童少年的健康和发育同教育及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儿童少年的不 利因素并加以控制;提出预防疾病、保障儿童健康的卫生要求和措施。它是课程 表编排的参照依据之一。 3.学校卫生教育:本选题采用的是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关于学校 卫生教育的定义,即学校中以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内容的教 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卫生科学知识水平,提高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和公共卫 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个人、社会和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其主 要内容有:生物学和人体解剖生理知识教育;个人清洁卫生教育,如勤剪指甲勤 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乱用别人的用具等;生活习惯教育、如按时作息, 早起早睡,坚持体育锻炼等;营养卫生教育,如定时定量进食,细嚼慢咽,不偏 食等;公共卫生教育;疾病和缺陷的预防教育;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对不同 年龄的学生教育内容应有所区别。 17
1.2、从概念出发的专门的诚实教育
道德教育要从生活中出发,不能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不能从无内容的道德理 J胜能力出发。而专门的诚实教育是从诚实的概念出发的,通过学科教学进行的直接道 德教育。 学习美德不能从什么是美德开始,同样,学习诚实不能从什么是诚实开始。关于 这一点,杜威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讨论道德观念和关于 道德的观念之间的区别。”道德观念”是指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 观念,它来源于切身经验及个人实践,是在经验的实验中得到的;”关于道德的观念” 则是一种非亲身获得的符号性信息,是人们对道德知识体系本身的认识,这种认识无 法付诸行动、不能深入影响品德。”在关于道德的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知 识中,没有使这些观念自动地转变为良好的品格或良好的行为的性质。”逗所以,杜威 提出,正确的知识保证了正确的行为是轻浮的言论。从抽象的概念出发的专门的诚实 教育只能是远离”尘世”的”拉普他”,使诚实教育变成了诚实知识的教育,使诚实 能力的学习变成了诚实概念的学习。 社会生活本身是一个整体,不同学科研究的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只有当这 个学科是与社会生活整体结合起来,按照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去教的时候,才能加深 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理解,具有积极的伦理意义。”如果把这个侧面与整体的社会生 活割裂开来,为学科而学科,结果是只能获得关于社会生活的片鳞只爪。”〔刃专门的诚 实教育是把诚实教育与生活相脱离,是通过直接的学科教学,为了诚实教育而进行的 诚实教育。”物体可以在空间运动,可以具体传递,理想和渴望却无法整个地取出、 爱弥儿 涂尔干著,陈光今等译.道德教育〔M〕.仁海:巨海人民出版社,2006:38. 杜威著,孙有中等译.学校与社会 明「}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0一142. 高德胜著.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74. 13 第二章什么样的诚实教育更有力量 插入”。诚实作为一种精神性的要求,它不同于固态的物体,不能直接”嵌入”人的 心灵。”假使学生只从学校的教科书中学习,且背诵规定的范围,这种知识只对一些 行为有影响—也就是当别人要求时,再把它背出来。这种知识在校外生活中产生不 了多大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我们所要开拓的是感情,而不是感情的知识;我 们所要拓展的是意志和意愿,而不是意志和意愿的知识。”诚实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