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尼卡多婚嫁习俗——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为例.doc

浅析哈尼卡多婚嫁习俗——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哈尼卡多婚嫁习俗——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为例 1、相关定义 1.1、概念工具 关于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有关非 政府组织定义和特征的描述大多基本类似。著名学者莱斯特?萨拉蒙认为:”非营利 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是具有如下共同特征的社会组织:”组织性,即有一定的制度和 结构;民间性,即独立于国家和政府体系之外;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 的,不分红;自治性,即能够自主决策和自主活动;志愿性,即组织的成员 并非受某种外在强制,而是秉持志愿精神自愿组成,其活动经费也来自志愿捐 10 赠。”?许多学者对非政府组织概念和特征的描述基本上引用此观点。但是由于非 政府组织这个概念来自于国外并不能确切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王名对中国目前 的非政府组织进行的现实性的分析得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是特殊的”社会转型”的 一部分,具有一般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属性外,还呈现出相对性、实证性、过渡性 和典型性的特征。现在学术界主要形成的是和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组织等 中国既有的一些概念的对应关系,有时还经常冠以协会、学会等名称。非政府组 织这一概念的是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对我们既有的社会组织进行新的社会观察 和分析。本文用非政府组织的这一概念研究民族地区相应的组织旨在反映这些组 织所具有的自治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等基本属性。本土非政府组织是 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成立,在该行政区域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挂靠在该行政区域 内的相关部门下并接受其业务指导的组织,主要服务对象是该行政区域内的人民 群众。本文使用本土非政府组织主要是为了和一些在该地区活动的国际非政府组 织区分开来。 1.2、概念界定 为了使本文的论述清晰明了,笔者在此对几个主要的概念进行界定。 1.4.1 民族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1.4.1 民族立法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目前我国在民族立法的定义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各研究者在表述的时候也有一定的 差异,但归结起来,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立法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它 的常设机关、特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常设机关,以及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等依据 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解释、补充、废止民族法的专门活动。狭义的民族立 法则是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 解释、补充、废止民族法律这种特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10] 笔者更倾向于广义的民族立 法。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制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有权进行民族立法是毋庸置 疑的。至于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有无民族立法权问题,我国现行法律已经做出了明 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 89 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第 1 款规定:”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第 11 款 规定:”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第 116 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第 56 条规 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做出规定:(一) 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 理职权的事项”;第 66 条第 1 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 2 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第 19 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 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从 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拥有民族立法权的机关分别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 务院以及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而不仅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除上 述机关创制的民族立法外,省、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有权制定民族法规和规章的机关依法定 权限和程序制定的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规范也应该属于民族立法的范畴,如《甘肃省实施 若干规定》等。 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目前在我国同样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民族自治 6 地方凡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各自的立法权限,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法律规范 的活动; [11] 狭义上指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法规。 [12]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在形式上有自治 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种。如果单就自治州和自治县而言,其立法无疑就是民族立法,但 如果是自治区这一级则该另当别论。根据《宪法》第 115 条、《立法法》第 63、66、73 条 和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