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与管理儒家
国学与管理主讲:曹建平电话第三章 儒家的管理之道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儒家的基本思想及其形成和发展,掌握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2、教学重点: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教学难点:儒家管理思想的应用。 4、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多媒体演示。 5、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儒家思想产生背景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它是中国文明经历了夏、商、周近1700年的发展之后,为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是儒家学派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未来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模式,成了当时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英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形成中国历史上学术与言论的开明时代。儒家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提出的“仁、义、礼”成为儒家思想的基础,进一步通过“义”的观念,推导出了“无所为而为”的观念。即认为: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这与道家的“无为”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了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之中。 到了魏晋,出现了以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为代表的玄学,他们试图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并将《周易》、《老子》、《庄子》并称为“道家三玄”。随着佛教的流入,玄学最终和佛教同流,成为了佛教的附属。 到了唐代,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到了宋代出现了“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集大成者无疑是朱熹,他在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到明代,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随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演变,说明它其实已经步入了极端。 到了近代五四时期,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儒学遭到空前大难的背景下,梁漱溟挺身而出,为孔子辩护,揭举儒学复兴的旗帜,成为现代新儒家的先驱。 现代新儒家从广泛意义上讲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主要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钱穆、冯友兰等,第二时期有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方东美等,第三时期有杜维明、刘述先等,第四时期也已出现,但还未经学术界定论。 三、儒家思想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以孔子为思想领袖。 (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 (三)在思想上讲究“仁、义、礼”,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 (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即所谓“尽性知命”,这就是儒家的“性与天道之学”,认为应该“先修心再修身”。 (五)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四、儒家代表性著作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从此失传,据说是经秦火一炬所至。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