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变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变化

活动一:照片的故事 照片将历史凝固。请用你的眼睛发现历史。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活动二:粮票的故事 活动二:卡证的故事 类别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买衣服凭 ,色彩和样式 ,被形容为“ ” 衣着 ,展示风度和个性。 食 食物 、单调,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不仅“吃饱”,还要“吃好”,讲究 , 。 住 居住条件 。 居住面积 ,居住环境 。 行 交通条件差 我国交通条件 。 用 旧四大件:人称“ ” 新四大件。 就业制度 分配工作、“铁饭碗” 持证上岗、 、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社会保障制度 “公费医疗”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和职工失业保险制度 蓝灰色海洋 较差 三转一响 就业培训 养老保险制度 布票 单调 匮乏 丰富多彩 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 扩大 明显改善 明显改善 认真阅读教材,从不同方面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完成下表。 材料一   从1978年到1980年代中期,……大多数青年都子承父业,以“接班”的方式参加工作, …… 市民孙富厚当年就以“接班”的方式参加了工作,他回忆说:“1983年,我父亲因病去世, ……就让我师范毕业后接替了父亲的工作,成为太钢的一名产业工人。” ——摘自太原新闻网 子承父业 问题一:材料一中提到的就业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   张磊于200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现在在我市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电脑公司,刚刚大学毕业便成了“老板”。在采访中,张磊说:“……大学毕业后,我拒绝了父亲给安排的稳定工作,用自己在大学时攒的钱和积累的电子产品销售经验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电脑公司,销售一些电脑配件和数码产品。” ——摘自太原新闻网 自主择业 问题二:材料二中提到的就业方式又是什么? 1.【2014临沂】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 A.解放战争时期 B.改革开放前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B 2.【2014河南】(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鼓励消费;(1分)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1分) 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2分) (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 科技改变生活;(1分)改革开放。(1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例:互联网的普及;说明:网购巨大的成交量,拉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举例1分,说明1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