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王振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言 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基本规范。在现代社会,现实生活中任何一 个人的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法律的调整。对法律规范的认知程度,决 定着一个人法律素养的高低。只有正确认知法律,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应 当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才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 行义务;才能够正确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于作 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民主法治观 念,养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更为重大。 本书是安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系列教材之一,编 写目的在于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法学概论学科自身的 特点,为非法学专业学生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法律基础知识,培养学 生的法律观念,训练学生以法律思维方式去认识、处理社会生活事务的 能力。 基于上述目的,本书在写作方法上力图有所创新:在结构体系安排 上,注重对法学基础理论和各个部门法基本法律制度的系统阐述,以增 强对法律体系的系统认知;在内容选择上,重点介绍各部门法的基本原 理、基本制度,注重各部门法知识的连续性;在观点取舍上,既强调多 采理论界的成熟观点,又注重吸收新观点、介绍立法的新规定;在体例 安排上,每章前有本章概要、案例评析以及结合实际生活和法律实务的 思考题,其中的评析案例和思考案例均是近些年来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 件,既有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又能够启迪学生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和 方法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本书旨在通过介绍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树立法律观念,养成法律 思维,知法、守法、用法。概论式的教科书内容简要,诸多制度语焉不 详,仅是法学入门而已,仅凭学习这些内容尚不足以达到上述目的。实 际上,法学科目繁多,内容博大,学习法律实非易事,有志钻研法律的 同学,尚需不断深入学习法学理论、深入法律实践,方能登堂入室。 编者 2010年9月 第一章 法的一般原理 【本章概要】 《法学概论》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提 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必要性、迫切性和渐进性的认识,增强遵纪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 性。每位学习 《法学概论》的学生,都应首先对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 围、法学的学科体系、法学的方法论、法学的历史有所了解;对法学的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法学是以法这一社会现象为研究 对象的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在法的一般原理部分,首先对法 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法学体系和学科划分,法学的方法论和基本方 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立与开展进行介绍;其次用大量篇幅对法的本 体、法的演进和发展,法的制定与实施,法的作用与价值,法与经济、 政治、文化的关系等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分析;对贯穿整个法学体系 的基本范畴,如法、权利、义务、法律关系、法的效力、法律责任、法 的价值等进行深入阐述。 第一节 法学导论 一、法学及其学科体系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在中国先秦时期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或“刑名之学” 。自汉代 开始又有“律学”的名称。“法学”或“法律科学”在中国的广泛使用是近代 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后的事情。在西方,“法学”一词源自古代拉丁语的 Jurisprudentia 。其原意是“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 。古罗马法学家 乌尔比安 (Ulpianus )对该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与 非正义之学。” 法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关键在于其具有自己独特的研 究对象——法律现象。法律现象的概念是一个带有研究者立场和视界的 宽泛现象,一般包括法的历史、本质、特征、发展、作用、制定、实 施、监督、价值、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等方面的概念、知识和原 理。这一方面说明法律可能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说明法律 现象并不是封闭的事物,它具有向研究者开放的属性。事实上,凡属与 法有关的问题和现象都可以称之为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研究的范围之 内。 (二)法学体系及其划分 法学体系是由若干法的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我国现阶段 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实践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划分法学 体系: 1.从法律部门划分的角度,由于法被划分为宪法、行政法、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