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一轮复习
*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以旧事物为发展的基础。 ④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切,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1、辩证的否定观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 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 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原理与方法论 【方法论】 【原理内容】 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方法论】 【原理内容】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①理论依据 A、唯物论依据: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B、辩证法依据: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一 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辩证法具有革命批判精神。 C、认识论依据: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人的 认识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不断深化、扩 展、向前推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 创新的作用原理: 【方法论】 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原理内容】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世界观(原理) (对应)方法论 1、辩证的否定观 2、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3、创新的作用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树立创新意识,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P83 (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 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 片面地看问题。 (3)最根本的分歧在: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 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P67 (2013年四川11).“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2012年全国卷30).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③正确发现和提出文艺是创新的首要环节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D (2011安徽文综10).图2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 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 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 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