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墙游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州古城墙游记 俗话“大意失荆州”,家喻户晓,早闻古城保存完好,有闲定当游历一番。 查阅资料得知,荆州古城历史悠久,公元前六世纪,楚国在此建都,史称郢都,遗址在荆州城北,因在纪山之南,汉以后史称纪南城,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文王元年 (公元前689)自丹阳迁都于此,至项襄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拔郢止,楚国在此建都411年,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城,夯土城墙,至今保存较好。 现在的荆州古城曾是HYPERLINK /view/52225.htm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秦汉及以后是历代王朝封王置府的首镇,三国时期刘备据荆州,派大将关羽镇守。南宋之前为土城,南宋时期建砖城,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拆除砖城,明洪武年间重建,通高约9米,周长约11公里,明末被农民起义军拆除大半城砖,清顺治年间按旧基复建。 仲夏的一个夜晚,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荆州,从火车站打车,往市区,从新北门进城,住在南门附近。第二天清晨,往游南门,城门内约100米,有一座关帝庙,供奉关羽和刘、关、张三义,供人凭吊。 南门即“南纪门”,原有门楼名曲江楼,设有翁城,为凸出的半圆形,外门上原有箭楼,东西两侧开有小门,门楼、箭楼均已毁,原有六座城门中除小东门外,均有翁城。城内沿城墙有内环路环通,城外,城墙与护城河间有十数米空地,有外环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两侧树木茂盛形成了林带,空地上有许多晨练的老人,护城河宽约十数米,水质尚清,但靠近桥边,水面浮有赃物。城墙外面为砖墙厚约1米,内为夯土斜坡,长满树木,其间有游人踩出的小径可以登上城墙,在城墙顶上,往西漫步,两侧林木茂盛,遮天蔽日,偶尔有阳光穿透树荫照在城垛砖缝间长出小草,凉风习习,置身其间,仿佛走进祖先的精神家园,怀古的情愫悄然萌生。 行约一里,来到卸甲山,原是城墙上一座城楼,相传是关羽出征归来庆祝胜利之所,因此得名,现为改善交通,改建成新南门,一座没有门楼的三孔城门,门内有座新建的关羽祠,纪念关羽。 向西里许,城墙折向北方,再前行,来到西门,明代称龙山门,因通向西郊龙山得名,清代改称安澜门,清乾隆五十三年长江溃堤,大水由此门入城,致民众死伤万余,此门垮塌,后内缩十数丈,抬高地基重建,冠以安澜之名,门楼名九阳楼,现仅存楼基。瓮城呈不规则班圆形。城外北侧护城河有一小岛,有如盆景般精致。 继续北行不远,在城内有一片很大的水面,湖中有两个小岛,有些仿古建筑,这就是三国公园,游人不多,很是清静,城市中有此去处,真是难得。 过三国公园往东,就是大北门,这是古人送亲友北上中原话别之地,习惯在此折柳馈赠,因此俗称柳门,清代称拱极门,门楼名朝宗楼,是仅存的清代门楼,登临远眺城外,护城河宛如玉带,岸柳轻拂。 东行里许,就是松甲山,现为新北门。继续东行,有处古藏兵洞,向外凸出,可容纳百人,有朝外的射孔,结构巧妙,东西南北各有一处。 再东行里许,即小北门,清代称远安门,门楼名景龙楼。前行二里,城墙折向南约一里,来到东门,又称“寅宾门”,城楼为“宾阳楼”,现城楼为1988年重建,东门是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因此,门楼壮观,瓮城也最大。门外护城河水面开阔,名为九龙渊。门内有张居正故居,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为古代第一名相,幼年称“荆州神童”。 往南不远,有新开辟的新东门。再往南即小东门,清代称公安门,门楼名望江楼,这里最靠近长江,故名,此门不设瓮城。在城垣的东南角,原有角楼名仲宣楼。沿城墙再往西,将回到南门。 遥远的历史已经远去,而今时代又变化得太快,但两千多年的历史给当地的居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近儒而好古,面对保存完好的古城墙,仿佛抬腿,就能走进祖先的精神家园。 我常处在热闹之中,但我又好静,常幻想世界总有一片属于我的空间在等待我,让我品享人生,在这古城墙头的树林下,我找到了这种感觉。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