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曼滤波器设计关于雷达跟踪系统定位.docx

卡尔曼滤波器设计关于雷达跟踪系统定位.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卡尔曼滤波器设计关于雷达跟踪系统定位

测试信号处理大作业卡尔曼滤波器的雷达跟踪应用第三组成员:指导老师:专业:2014年12月25日1.1课题研究的背景雷达目标跟踪是整个雷达系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跟踪的任务是通过相关和滤波处理建立目标的运动轨迹。雷达系统根据在建立目标轨迹过程中对目标运动状态所作的估计和预测,评估船舶航行的安全态势和机动试操船的安全效果。因此,雷达跟踪环节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雷达系统的安全效能。雷达目标跟踪就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由于雷达目标定位是雷达目标跟踪中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所涉及到的数据是滤波技术中直接影响到滤波准确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雷达中的目标定位对这个雷达跟踪系统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的作用。军事雷达中目标跟踪方面主要包括对原始侦察数据的预处理、对辐射源位置的估计及对运动辐射源的跟踪川。对原始侦察数据的预处理是将测量到的原始数值做一些去偏差的处理,使得原始数据的误差对于跟踪系统最后整个的估计结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对辐射源位置的估计是跟踪中对于目标进行估计的起始的判断,这是雷达定位的起始步骤。对运动辐射源的跟踪既是跟踪滤波的过程,这是雷达跟踪的核心内容,它的作用是对目标运动状态的估计和预测。这三个部分对于整个军用雷达系统的工作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雷达跟踪需要处理的信息种类多种多样。除了目标的位置信息外,一般还要对目标运动速度进行估计,个别领域中的雷达还要对目标运动姿态进行跟踪。雷达跟踪的收敛速度、滤波精度和跟踪稳定度等是评估雷达跟踪性能的重要参数。因此提高雷达跟踪的精度、收敛速度和稳定度也就一直是改善雷达跟踪性能的重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目标的运动性能和材质特征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改变,这就要求雷达跟踪能力要适应目标特性的这种变化。在不断提高雷达跟踪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雷达跟踪系统的成本也是现代雷达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民用领域中由于雷达造价不能过高,对目标跟踪进行快收敛性、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改良在硬件上是受到一些制约的,因此雷达跟踪算法的研究就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通过跟踪算法的改进来提高雷达的跟踪性能还有相当大的挖掘潜力。考虑到雷达设备的造价,民用雷达的跟踪系统首要的方法就是对于雷达的跟踪算法进行开发。1.2雷达信号检测与目标跟踪在雷达对目标进行跟踪之前,首先要对目标进行检测。跟踪是针对满足了检测条件的目标进行的,因而信号检测是目标跟踪的前置环节,良好的信号检测是提高目标跟踪性能的基础。近些年来雷达信号检测理论和实践的飞速发展,为提高目标跟踪性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跟踪也可进一步完成对目标的检测,因为可以通过跟踪去除虚假目标,可以利用跟踪获得的目标动态特征改善目标的检测和识别能力。因此从本质上看,检测与跟踪是一个可以互动和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可以在整体上进行优化的问题。对海面目标观测来说,海杂波是影响目标检测和跟踪性能的一种最难处理的干扰。一直以来,海杂波都是用统计模型,比如高斯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K分布模型等加以描述。基于实验的K分布模型虽被认为是比较好的海杂波模型,但在处理高分辨率雷达数据时仍遇到困难。目标检测的实质是在噪声背景中提取目标信息,因此去噪就成了目标检测的关键。度量目标检测的好坏的两个主要标准是:发现概率,虚警概率。这两个标准之间存在着矛盾,如果发现概率大,那么虚警概率也会相应增大,这是雷达检测里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尽量提高发现概率而又不加大虚警概率,现在通行的方法是在虚警概率恒定的条件下,尽量提高发现概率。在目标检测中,通常以信噪比作为目标检测的门限。交管雷达和航海雷达常用脉冲相关积累检测的方法,它将几个连续脉冲的回波进行叠加,利用噪声的不相关性或者弱相关性来剔除噪声,留下目标。这种方法有利于识别方位粘合目标,当几个连续回波做相关积累以后,在方位上就可以从粘合目标回波的包络上判别出是否是粘合目标。从而在算法上加大了雷达的方位分辨率。另外,在航海雷达中还可以用多卜勒技术进行目标检测,由于在一个海域内,海浪的速度是一致的,因此海浪相对与雷达的多卜勒频率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窄的频带,可以利用窄带带陷滤波器将这个频率滤除,留下目标运动所产生的多卜勒频率,即检测到目标。但是这种方法的应用很受限制,因为当目标随浪漂或者其速度与海浪前进速度相似的时候,目标的多卜勒频率同时被滤除,这样也就形成了漏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S.Haykin和H.Leung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更好地考虑了物理背景和数学模型的结合,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海杂波模型,认为混沌可以产生符合任何概率分布的类似随机信号,海杂波的随机特性是由确定性的低维混沌产生的。相比于传统的统计模型,这种模型可以使用相对较少的自由度来描述产生海杂波的复杂非线性动力系统,具有很好的杂波抑制能力。另外,还有一些雷达通过极化检波来进行目标检测。在雷达极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