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粒料底层-水土保持局.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级配粒料底层-水土保持局.doc

第02726章 級配粒料底層 1. 通則 1.1 本章概要 說明使用於舖面工程之級配粒料底層有關材料、設備、施工及檢驗等相關規定。 1.2 工作範圍 本章所規定之材料,如契約無特別敘明得採用再生粒料 CNS 5087 土壤液性限度試驗法 (4) CNS 5088 土壤塑性限度試驗與塑性指數決定法 (5) CNS 11777 土壤含水量與密度關係試驗法(標準式夯實試驗法) (6)CNS 11777-1 土壤含水量與密度關係試驗法(改良式夯實試驗法) (7) CNS 11827 道路用高爐爐碴 以砂錐法測定土壤工地密度試驗法 1.4.2 美國州公路及運輸協會(AASHTO) (1) AASHTO T104 使用硫酸鈉或硫酸鎂之粒料健度試驗法 (2) AASHTO T176 含砂當量試驗法 (3) AASHTO T238 土壤及土壤粒料工地密度之核子試驗法(淺層) 1.4.3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1) ASTM D4792 粒料受水合作用之潛在膨脹試驗法 1.4.4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再利用規定 (1) 內政部營建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種類及管理方式 (2) 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種類及管理方式 (3) 經濟部再生利用之再生資源項目及規範 1.5 系統設計要求 1.5.1 級配粒料底層,係將級配粒料依設計圖說所示之線形、坡度、高程及橫斷面,按本章規範規定,鋪築於已滾壓整理之路基或基層上者。 1.5.2 鋪於基層上者為底層,惟不用基層而直接將底層材料鋪於路基上者亦稱底層。 1.6 資料送審 1.6.1 品質計畫書 1.6.2 施工計畫書 1.6.3 使用再生粒料 天然級配粒料包含天然、碎石級配粒料,係指天然岩石或礫石經碎解、。 鋼爐碴之品質應符合CNS 14602之要求。 (2) 鈦鐵礦氯化爐碴,其比重不得小於1.5,吸水率不得大於25%,且經ASTM D4792浸水膨脹試驗,其浸水膨脹比不得大於0.5%。 2.2.7 底層級配粒料之級配及品質 承包商應依設計圖說之規定辦理底層所用之級配粒料,一般底層所用級配料之規定如下: 表一 第一類型底層級配粒料之級配規定 試驗篩(mm) 通過方孔試驗篩之重量百分率(%) 50.0(2in) 100 25.0(1in) 75~90 9.5(3/8in) 40~75 4.75(No.4) 30~60 2.00(No.10) 20~45 0.425(No.40) 15~30 0.075(No.200) 5~15 3. 施工 3.1 施工方法 3.1.1 路基或基層整理 依第02336章「路基整理」及第02722章「級配粒料基層」之各項規定辦理。 3.1.2 撒鋪材料 (1) 運達工地之合格材料,可直接倒入鋪料機之鋪斗中,攤平於已整理完成之路基或基層面上或分堆堆置於路基或基層上,然後以機動平路機或其他機具攤平。 (2) 在撒鋪之前,必要時應按其指示在路基或基層上灑水,以得一適宜之濕度。 (3) 撒鋪時,如發現粒料有不均勻或析離現象時,應以機動平路機拌和至前述現象消除為止。 (4) 級配粒料應按設計圖說所示之厚度分層均勻鋪設,每層厚度應約略相等。 (5) 鋪設時,應避免損及其下面之路基、基層或已鋪設之前一層,並按所需之全寬度鋪設。 (6) 所有不合規定之顆粒及一切雜物,均應隨時予以撿除。 (7) 級配粒料每層撒鋪厚度應依設計圖說所示辦理,每層撒佈厚度應約略相等,其最大厚度須視所用滾壓機械之能力而定,務須足能達到所需之壓實度為原則。 (8) 每層壓實厚度視滾壓機具之能量而異,除另有規定或工程司核准外,每層最大壓實厚度不得超過20cm(通常鬆鋪厚度約為壓實厚度之1.35倍)。所用粒料最大標稱尺度不得大於壓實厚度之1/2。 3.1.3 滾壓 (1) 級配粒料撒鋪及整形完成後,應立即以三輪壓路機或震動壓路機滾壓。 (2) 滾壓時,如有需要應以噴霧式灑水車酌量灑水,使級配粒料含有適當之含水量,俾能壓實至所規定之密度。 (3) 如級配粒料含水量過多時,應俟其乾至適當程度後始可滾壓。 (4) 滾壓時應由路邊開始,如使用三輪壓路機時,除另有規定者外,開始時須將外後輪之一半壓在路肩上滾壓堅實,然後逐漸內移,滾壓方向應與路中心線平行,每次重疊後輪之一半,直至全部滾壓堅實,達到所規定之壓實度時為止。 (5) 在曲線超高處,滾壓應由低側開始,逐漸移向高側。 (6) 壓路機不能到達之處,應以夯土機或其他適當之機具夯實。 (7) 滾壓後如有不平之處,應耙鬆後補充不足之材料,或移除多餘部分,然後滾壓平整。 (8) 分層鋪築時,在每一層之撒鋪與壓實工作未經工程司檢驗合格之前,不得繼續鋪築其上層。 (9) 鋪築上層級配粒料時,其下層表面應刮毛,以增加二層間之結合,並應具有適當之濕度,否則應酌量灑水使其濕潤。 (10)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