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金矿勘查项目地质环境调查简要报告.docVIP

四川某金矿勘查项目地质环境调查简要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某金矿勘查项目地质环境调查简要报告

某金矿勘查项目地质环境调查简要报告 ——池祥成 .1 概况 因工作需要承担某金矿勘查项目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报告目的为勘查区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基础性地质依据,以便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指导地质勘查工作。目前矿山所处区域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针对勘查区金矿的成矿地质调查和找矿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目前仅处于地质普查阶段前期,取得和掌握的地质资料相对较少,矿区尚需更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尚未进行矿山建设,探矿期间的地质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均就近租住民房及堆放工程施工材料。与矿山有关的水利水电及矿山基础设施建设均未开展。 2 矿区自然地理环境调查简况 2.1气象水文与植被特征 矿区气候属高原气候,西北部寒冷干燥,东南部湿润温和。年均气温为5.8℃,一月均温-4.3℃,七月均温14.6℃;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700毫米,5~9月较为集中。自然灾害有冰雹、伏旱等。 区内水系发育,东边有大水沟、西边有东子沟,呈树枝状流入勘查区西南边的雪封沟,最后注入岷江。雪封沟河谷平缓,除冬季结冰外,其余季节皆有流水。矿区内除了东子沟、雪封沟的地表径流外,其它小沟谷的常流水均系大气降水及泉水补给。雪封沟最低海拔高度为3270~3350米。 勘查区在3000米以上,植被总体不发育,海拔3500~4500m,广泛分布着早生灌木草地,为良好的天然牧场,是放牧的主要地区。海拔4500m以上多为高山流石滩和高山荒漠带,植被稀少。河谷地带则是农作物的主要地区。 2.2 地形地貌特征 区域地处岷山山脉中段,地势随山脉走向往东南倾斜。西部、西北部毛儿盖、漳腊区地势平缓,为丘状高原;东南部小河、镇江区山高谷深,属山原地形;中部城关、热务区处于山原向丘状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东南向西北沟壑逐渐展开。雪宝顶为全区域最高峰,海拔5588米,最低处为小河木瓜墩桥头,海拔1260米。境内河流有岷江、涪江、毛儿盖河等,境内总长250千米。 勘查区地处区域腹地,在地貌上属川西高山高原区,海拔高程均在3000m以上。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南部海拔3330米、北部则为3720米,相对高差400米。坡向倾向南—南西,倾角一般30°。 2.3 生态环境状况 矿区内居民稀少,经济不发达,耕地较少,多为草坡地,广泛分布着早生灌木草地,为良好的天然牧场,是放牧的主要地区。海拔4500m以上多为高山流石滩和高山荒漠带,植被稀少。 2.4 勘查区经济概况 区内及附近居住着藏、羌、回、汉等民族,区内人烟稀少,居民以藏族为主,少数汉、回杂居。以牧业为主,兼顾农业,牧业主要为牦牛、羊、马的放牧为主,农作物主要为青稞、马铃薯及豆类的种植。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土豆及中药材。区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属经济不发达地区。 3 找矿技术条件及矿(化)体异常信息特征 3.1 找矿技术条件 本区位于东西向雪山断裂西端,成矿构造控制条件十分有利,在该带上已发现大型岩金矿床。出露的泥盆系、三叠系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建造,是理想的容矿建造,较大的岩性差异为含金矿液的运移,交代、隔挡和富集创造条件,该地段具有良好的岩金成矿地质条件,据区域东北寨金矿床对比,初步认属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3.2矿(化)体异常信息特征 略 4 矿山地质环境特征 本区位于西秦岭的摩天岭台褶带与杨子板块的龙门山地槽及松潘—甘孜地槽的接合部,因此,地质发展史受控于它们之间的雪山--岷江大断裂。在岷江断裂以东,雪山断裂以北为西秦岭摩天岭地层小区;在岷江断裂以西,雪山断裂以南为马尔康地层分区的金川小区。 4.1 地层与岩性特征 泥盆系中统岷堡沟组(D2m)出露于矿区的北部,F5断层以北地区,呈东西向展布,上部由深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角砾状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等组成。下部主要由深灰色钙质板岩夹砂质板岩,薄层岩屑石英砂岩及少量砂质白云岩、灰岩等组成。总厚度近500m。 三叠系中统扎尕山群(T2zg),按其岩性特征可细分为六个岩性层,出露于矿区的中部和南部,是区内金矿的赋矿层位。总厚度大于850米。 第一层:分布于矿区西段的南部边缘。岩性单一,主要为绿灰、灰色系千枚状板岩。该层厚度大于225m,与上、下岩层均为断层接触。 第二层:出露于矿区南部F9断层以北的广大地区。岩性为灰—黄灰色变质中—细粒岩屑杂砂岩夹薄层状板岩、泥灰岩。厚度292m,与上、下岩层为断层接触。 第三层: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呈东西向展布,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地层,岩性为灰、深灰、黄灰色板岩、钙质板岩、砂质板岩互层,夹透镜状岩屑石英砂岩、泥灰岩等。厚度在94—300m间变化。 第四层:与上覆第三层为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深灰色、厚板状钙质板岩夹薄层砂岩、泥灰岩、微晶白云岩。厚度在16—41m间变化,下部与T23为断层接触,上部与T25为整合接触。 第五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