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系-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docVIP

地理学科系-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学科系-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 南 大 学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党委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行政(方案) ( 关于地理学科机构 设置与学科培育实施方案 (试 行) 随着学院地理学、地质学学科专业的发展,现已拥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4个本科专业,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和区域经济学5个硕士点;并已凝练出资源环境遥感与数字山地、喀斯特环境、高原山地灾害、国土空间布局、边疆山区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5个研究方向,在地理学、地质学学科下的教师共52人。 为加强学院地理学科的建设,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并发挥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的优势,需要进行学科与机构设置调整,将教师合理配置在地理所和各系,确立教师在地理所和各系的双重身份。地理所各中心主要负责科研、学术活动、研究团队培养工作,各系主要负责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及相关日常工作。目的在于培育优势研究方向和学术团队,促进地理学学科的整体发展。 本着增强区域与资源规划系和地理信息科学系的师资力量,焕发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的科研活力的思路,此次调整立足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操作方式。经院内多轮研讨充分征求意见,并经2013年4月1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具体如下: 一、地理学科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 (一)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机构设置与人员组成 行政办公室、《地理环境研究》杂志编辑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暨云南省遥感中心)不变; 将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与自然保护中心合并为边疆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中心; 将原国土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调整为国土资源研究中心、高原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 将洞穴研究与探测技术培训中心变更为喀斯特研究与洞穴探测中心(暨云南大学喀斯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将目前区域与资源规划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地质学系的教师编入上述中心,形成1室、1部、5个中心的格局。中心的设置可根据学科发展和建设情况进行调整。 各机构具体人员组成如下(共计54人): 1.行政办公室:(6人) 主任:唐仕华 成员:李斌、王建、曹中越、叶厚今、陈波 2.《地理环境研究》杂志编辑部:(3人) 主任:徐旌 成员:刘燕、杨效兰 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暨云南省遥感中心):培育“资源环境遥感与数字山地”方向。重点开展高原山地资源环境遥感应用(复杂山地表层信息遥感提取技术、土地覆被及环境响应等)与综合监测体系建设(以西南诸河流域为重点)、数字山地(山地地表过程的模拟和三维仿真等)、跨境资源环境信息平台等方面的研究。(9人) 主任:张军 副主任:赵志芳 成员:孟鸣、丁丽勋、夏既胜、杨克诚、刘蕊、许新惠、张劲松 4.边疆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中心:培育“边疆山区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方向。重点开展特色资源开发与区域创新、传统文化与资源管理、山区人地关系及人文驱动力调控等研究。(6人) 主任:陈丽晖 成员:宋浩昆、王建萍、林锦屏、赵文娟、陆泓 5.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培育“国土空间布局”方向。重点开展生态文明与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区域发展多元化与国土空间管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9人) 主任:王筱春 成员:付保红、田敏、刘玉杰、万晔、何永彬、王万英、曾洪云、季文华 6.高原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培育“高原山地灾害”方向。 重点开展高原山地灾害成灾机理、地质灾害风险规避和气象预警等研究。(10人) 主任:谈树成 成员:李益敏、黄晓霞、何云玲、邓福英、周余国、王玉朝、和克俭、戴静、郭芸 7.喀斯特研究与洞穴探测中心(暨云南大学喀斯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培育“喀斯特环境”方向。重点开展高原喀斯特过程与环境记录、喀斯特土壤侵蚀、喀斯特水循环及水资源合理利用、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等研究;并开展洞穴探测技术的咨询服务与教育培训工作。(9人) 主任:张帆 副主任:刘宏 成员:陈晓平、李光泉、易琦、赵筱青、高博、蒋顺德、黄玥 (二)研究中心的工作任务 学院每年给每个研究中心资助经费,专项用于研究中心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交流与研讨,2013年每个中心资助经费2万元,以后根据各中心活动开展、成果产出等情况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扶持优秀的力度。学院积极鼓励各中心形成学术团队,以团队形式开展科研活动,申报研究项目并培育研究成果,同时扩大学术交流。各中心的具体任务包括以下3方面: 1.学术活动 (1)每位中心成员每学期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 各研究中心自行制定计划组织内部学术交流活动,成员轮流主讲,每个学期完成至少一轮。就各自正在从事的科研工作做学术报告或提出拟研究课题思路,进行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 (2)每学期邀请各中心研究领域内知名学者到校作学术交流1次 各中心应积极邀请本中心特色研究方向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到校顺访,开展学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