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滩地下厂房围岩的变形特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滩地下厂房围岩的变形特征.pdf

水电站设计 第16卷第4期 D H P S 2000年 1 2月 二滩地下厂房围岩的变形特征 } 一 I( 都 蔡 德 文 勘测设开丽磊 都 610∞2 摘 要:埘二滩水电站地 I房呵岩变形的历时特征、空 白】分布规律 围岩松动区和塑性 室变形的影响、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化特征等作 r较为洋细的阐述.并简要地分析了引起围岩各种变形特征的原 因 . 关键词:旦互鸾路 E ;旦童堕塞丝;苎望益趔;应 观测;三 巨皇塑 中囤法分类号:TU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脚 ,:~os(zooo)04—08 1 前 言 二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布置在左岸坝肩山体内,水平埋深 300~500m,垂直埋深 300~ 400m 三大洞室(厂房、主变室和尾调室)平行布置,轴线方向为N6~W。厂房的长 宽、高为 280.3m×30.7m×65 38m,主变室与主厂房间有跨度为8 4m的6条母线洞相连,两洞室之间 岩柱厚度为35m(岩台以上)。尾调室与主厂房间有6条跨度为16.5m的尾水管相连 地下厂房系统洞室群岩体主要为新鲜、坚硬的正长岩(占92.7%)、辉长岩及变质玄武岩 (占6.O%)。软弱破碎岩带(裂面绿泥石化玄武岩占1.3%)在第一副厂房顶拱及上游拱座附 近有少量分布 按NGI—Q系统分类方法,厂区围岩的91%属于好~很好的岩体(Q10),呈 块状、整体状结构,完整性较好。厂区围岩处于高地应力区 最大主应力方位在NE10~~30。之 间,地应力量级在正长岩内为20~25MPa,在玄武岩内为30~35MPa。 地下厂房系统洞室群于 1992年 12月动工开挖,至1996年底主体工程开挖完毕 洞室开 挖采用分层分序台阶式预裂钻爆方法进行,以喷锚支护为主,局部辅以钢筋混凝土衬砌。在施 工过程中,完整性较好的正长岩.辉长岩不同程度地产生过板裂、葱皮现象,尤其在应力榘中的 部位(如三大洞室上游拱座附近、洞室交叉口、岩柱及其它复杂 [ 程部位),多次产生了岩石板 裂、剥落掉块、混凝土喷层开裂、脱空以及部分锚索失效等现象 围岩的破坏在二滩这个高地 应力区域主要以岩爆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了掌握洞室群围岩的稳定、边墙松弛变形、支护构件受力状况及施工爆破对洞室稳定的 影响,针对布置特点和特定的地质条件.在地下洞室群监测系统中埋设了5类共195支仪器。 如图 l所示,厂房布置有多点位移计47只(断面编号为A、B、C、D、E、K).锚杆应力计43 只(断面编号为F、G、H、I、L) 为便于资料对比分析,位移监测与锚杆应力监测仪器的布置基 收稿 日期:1999—05 13 作者简介:蔡德文(1973一,男.湖南岳阳^、助理 程师. 执事原 监删 【作 54 本上对应设在同一部位,两断面间 距 1.0m,两支对应仪器的高程基本 相同。位移监测选用 4点式位移 计,测点深度一般为2.5、5.0、10.0 (或 15.0)、20.0(或30 0)m。锚杆应 力计选用8.0m长的 4,25mm螺纹钢 锚杆,测点深度分别为0.70、2.90、 5.10、7.30m 2 围岩变形的空间分布 表 1为地下厂房洞群系统围岩 图1地下厂房监测断面布置 表面变形统计资料。图2为典型断面(桩号 M-B+i10.62)围岩变形分布示意图。从图表中可 以看出,地下厂房围岩表面变形的空问分布有下列特征: (1)顶拱围岩变形微小。除B—B断面(桩号PH0+79.62)部位顶拱下沉量为7.70mm外, 其他各断面顶拱下沉量在3.0mm以内 第一副厂房顶拱甚至表现为微量上抬(一2.65ram)。 (2)边墙岩体变形较大。下游边墙 1010m高程洞室交叉口部位,由于受厂房机窝、母线 洞、尾水洞、主变室等相邻洞室开挖的多重影响,应力相对集中,岩体卸荷松弛强烈,围岩变形 大,该部位表面累计变形在40~130ram之间(见表2) 下游边墙吊车梁部位(1027.Om高程), 特别在离相母线洞上缘岩体中,由于应力相对集中,岩体变形较大,但逊于边墙下部 1010m高 程,其变形量在20~601Tim之间。最大值为58 14ram,位于 D断面(PH0+118.62)10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