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宫殿演变.pdf
                    
第三章 宫殿、坛庙、陵墓 
一、宫 殿 
(一)中国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化; 
      1、来自住屋的形式 --前堂 
       后室 --          --原始阶段; 
     2、“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商周时期; 
                                                   (一)中国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化; 
3、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春秋战国; 
4、宏伟前殿与宫苑相结合--汉; 
 “前朝、后寝” 
                                                     (一)中国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化; 
5、东西堂制--魏晋、南北朝; 
     在前朝正殿两侧设东西厢或东西堂,备常朝及宴会等用,三者横列。 
 --“朝谒听政东西堂” 
 6、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隋代:承天门--大朝; 
       大兴殿--日朝; 
       两仪殿--常朝; 
 唐代: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宋代:大庆、文德、紫宸三殿; 
 明初南京宫殿:奉天、华盖、谨身三殿; 
 清代北京宫殿:太和、中和、保和三殿; 
                                                    (一)中国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化; 
三朝纵列是隋代以后一千多年间宫室前朝部分的一贯布局方式。 
三朝之前则设有层层门阙,例如:北京故宫有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 
门、承天门(太和门)五重,形成典型的“三朝五门”格局。 
     (二)成熟的宫殿型制与成就: 
1、唐代宫殿--大明宫; 
  (1)在城中的位置; 
         太极宫、大明宫; 
 (2 )建筑布局; 
(3 )大明宫; 
 龙首原 
 前朝: 
 三朝纵列:含元殿、 
                           宣政殿、 
                           紫宸殿; 
 后寝内廷部分: 
 太液池:宫苑结合的起居游宴区; 
 麟德殿 
   (4 )含元殿; 
宫阙型制:改变隋唐以前的一字形宫 
       阙关系,为半围合的曲尺形,后世 
       沿用之。 
翔鸾阁、栖凤阁 
13开间殿堂; 
  “龙尾道” 
明清北京故宫午门 
(5 )麟德殿; 
    2、过渡阶段; 
   (1)宋代宫殿; 
前朝后寝; 
工字形殿--唐代称轴心舍; 
御街千步廊; 
   (2 )元代宫殿; 
元大都宫殿; 
   (3 )明初; 
 中都临壕; 
南京故宫; 
           (2 )元代宫殿; 
• 元大都宫殿; 
• 大明殿 
• 工字形殿 
• 御街千步廊 
• 游牧民族建筑特色 
       (3 )明初; 
• 中都临壕; 
               南京故宫; 
3、明清北京故宫; 
   (1)宫殿建筑设计艺术--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总体布局--象天立宫; 
   紫禁城 
   外朝、内廷两部分; 
   中轴对称,四面辟门 
左祖右社 
            外朝、内廷 
1、规模渐小; 
2、宫殿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 
筑与空间层次; 
3、后寝居住部分演变为规整对 
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2 )宫殿建筑的型制; 
工字形须弥座台基; 
中轴线一组建筑--天安门-- 
端门-- 
午门-- 
太和、中和、保和殿-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钦安殿-- 
神武门等。 
次轴线上的建筑: 
宁寿宫-- 
慈宁宫-- 
细部的装饰与构造; 
     • 室内装饰 
     • 格扇 
室内装饰 
格扇 
陈设上; 
嘉量-- 
日晷-- 
仙鹤-- 
神龟--                                                    --天下的标准 
           数字上; 
开间数-- 
斗拱出跳-- 
仙人走兽-- 
 门钉-- 
文字上; 
  门的名称: 
        阳、左:龙光门、日精门、晕和门; 
        阴、右:凤彩门、月华门、隆福门; 
        十二宫--十二星辰: 
 六、色彩上: 
 彩画:合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屋顶: 
(3 )院的运用与空间的变化 
   中轴线上前后有8个庭院: 
小结: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型制的衍变: 
1、原始阶段--前堂后室; 
2、商周时期--四阿重屋、 “茅茨土阶”; 
3、春秋战国--高台榭、美宫室; 
4、西汉--宫殿分区、前朝后寝,主殿用于大朝,两侧常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