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供参习.doc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供参习

安徽省合肥八中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估量(liàng) 箴言(chēn) 鞭辟入里(pì) 扪心自问(mén) B.狡黠(x iá) 应届(yīng) 稗官野史(bài) 不容置喙(huì) C.殷红(yān) 精髓(suí) 妍媸毕露(lòu) 风尘仆仆(pú) D.发难(nà) 溘然(kè) 惊魂甫定(fǔ) 解甲归田(xiè) 2.下列各句中,中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 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B.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 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 时代的要求。 D.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出发,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和外国朋友一样,我们自己也是喜欢民族的、传统的形式和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 的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 B.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的焚书,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 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真正中断、 灭亡。 C.学校没有一个人否认今年能在教学上开创一个新局面不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D.目前,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只有2%,克隆人的难度更高,“克隆”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都很差。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 李晓林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既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系。生态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从学科性质上,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而美学的最终依据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生态美学找到其哲学依据。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是“道”,庄子也主张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首先,人与万物交换能量,人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如果这些被污染被破坏,必然殃及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无时无刻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其次,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情感反映都是在与万物共在中发生、发展的,而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再次,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可能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在于我与你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万物的欣欣向荣必然使人感觉愉快,万物的肃杀衰败必然使人心生哀戚。从人和万物的生成角度,我们不仅能够找到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也能够找到生态伦理学的学科依据。 西方现代美学所探讨的人与万物之间的审美关系与现代生态学关于人和万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观点具有一致性。首先,认识论美学把人和审美对象的关系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现代美学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对象有了知觉和情感,与人心灵得以沟通,因此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其次,传统美学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后者涉及真理,而现代美学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共生的、同根同源的,思维包含了感性,艺术揭示着真理。 从研究方法上,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如现代解释学的体验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