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斟酌推敲一字千金
斟酌推敲 一字千金
孙希芹 曹红芳
贾岛写《幽居》挖空心思,推敲再三写出了“松敲月下门”的千古佳句;吕不韦花千金只求为《吕氏春秋》增删一字,大诗人王安石以“绿”字取代“到”“过”“入”“满”等字,拟人化的把江南美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见,准确的用字在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 动词的巧妙运用
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一文中写到:“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的“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一个“织”字,不但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天色的变化,也借此微妙的渲染出作者当时在异国对祖国母亲隐痛的怀念,给读者留下的是酸酸的无限惆怅的心绪。老舍在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的眼睛忽然在一朵云中,或一汪水里,或一瓣花上,轻轻的一闪,我便感到无限的春光。“闪”字亲切地推展了出无尽的母爱,让作者在母亲去世好多年后,还能从这双忽闪的眼睛读出“苦难中的坚强”。
二、形容词的巧妙运用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穷人》开头一段描写: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又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隔板上闪闪发亮。一连串的形容词让一个家境贫穷但勤劳善良的渔夫妻子跃然纸上。古文的斟酌用词更称一绝,《伯牙绝弦》有这样的两句: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峨峨”“洋洋”气势宏大地表达出了俞伯牙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间之间的情操和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智慧。
三、 数量词的准确运用
数量词的运用对同学们来说好像易如反掌,但每一个量词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用时必须用心推敲。《清明上河图》一文介绍: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数量词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体会到了《《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是世界艺术长河中的珍贵文化遗产。
四、叠词的巧妙运用
在叠词的运用上,好多作家可谓花色纷呈。如峻青的《第一场雪》“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叠词写出了雪落在植物上轻巧、又可爱的美景。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用了头涔涔、泪潸潸、茫茫然……让我们觉得时间在悠忽之间消逝的无影无踪。激发了我们趁大好时光发奋学习的志向。
五、在无意中学会有意观察
作文只有观察了,亲身经历了,才能笔下生花。
提到观察,许多同学就觉得这是长久性、目的性很强的工作,得有时间和耐性。其实没有些不经意的观察比刻意的观察所得的文章更放射着自然之美。
有一回,一位同学在作文课上无从下笔,看别人埋头写作,他心急如焚。正在这是,忽然一朵柳绒从窗外乐颠颠飘入,她嘟起嘴轻轻一吹,柳絮落在前面女同学的马尾辫上,她又嘟起嘴……就在这一瞬间,这位同学一下捕捉到了写作灵感,她的《护花使者》一文以新颖的题目,真实活泼的记叙成为全校师生赞不绝口的美文。
她在文中这样写到,一朵娇绒绒的会飞的花朵从窗外乐悠悠的飘入,落在前面同学的马尾辫上,啊,真美!这是春姑娘送给我们女孩们天然的珠花吗?当我用心去吻它,它就一摇一摆逃到邻桌同学的手掌心里。我们争着、抢着,想做它的“护花使者”,没想到它竟然飘到语文老师的大眼镜上寻求庇护,我们瞪大了眼睛惊奇地望着,语文老师爱怜地把花儿端详了很久,看着我们,不自觉的引出了“春宵一刻值千金,童伴花绒游几晨”的诗句。我们大喊着:老师,错——
应该是“春宵一刻有几晨,花绒伴童值千金。”老师笑着不住地点头,我们哈哈大笑。最后老师把花绒交给“我”,我轻轻地把它送出窗外。
另一位同学在自己的作文里写了自己早晨上学时见到的场景:我喜欢校园的早晨,喜欢这晨曦下我们的“家里”(校园)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瞧,送学生的家长握手的、示意的、发动车辆的。李老师的女儿小晶晶今天又不想上幼儿园了,哭天抹泪地不肯松开校门的栅栏。爸爸严肃地跟她说:“再不上幼儿园,你就是《渔夫和金鱼》里面的老太婆,没人喜欢你。“不,我是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小晶晶冲爸爸大喊着。奶奶嘴里大概还嚼着饭,她拎着小水壶急匆匆追出来,一边给晶晶擦着眼泪,一边说:“我知晶晶是谁,晶晶是小小的花仙子,每天都用小水壶给幼儿园的花儿草儿浇水,要不,花儿就枯死了,走,咱们得赶紧去幼儿园了。“晶晶背起水壶,转涕为笑。
以上两个例子,是两位同学在不经意中迅速捕捉了写作灵感,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读后似曾亲眼见到的感觉,这就是写实的魅力,这真实的美丽恰恰是在不经意的回眸一瞬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