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丝缠角粽蒲酒话升平2003
新丝缠角粽 蒲酒话升平
核心阅读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也有多达20多个别名,比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小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端午节也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2009年,这一申遗项目由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以及湖南汨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苏州端午习俗”共同组成。
湖北秭归
端午比年大
本报记者 程远州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屈乡,所有的端午民俗都与屈原有关
“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6月18日,家住屈原故里湖北秭归茅坪镇的周琳已经被接回了娘家,“躲端阳”。秭归民间传说,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娘家人一定要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来避恶。“躲端阳”的另一个版本则与秭归得名有关。“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屈乡,所有的端午民俗都与屈原有关。
周琳在院子里布置好盛满艾叶水的木盆,让5岁的儿子小亚坐进去洗澡,自己转回厨房给母亲帮忙:包粽子、煮盐蛋、泡雄黄酒……雄黄酒泡好的时候,坐在木盆里的小家伙就不耐烦地嚷嚷开了,周老爷子笑着走来,将雄黄酒涂在小亚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防虫防毒,灵着呢”。
古老的风俗独具巴楚特色,艾蒿、菖蒲搭彩,扎“凤”扎“虎”或扎“人”,形象逼真。家家户户在门顶上挂变形的兽类吞口,贴上佛纸,屋内横梁上则倒挂筛子和圆镜等,用于祈福消灾、驱邪避祸。
在秭归,一年有三个“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秭归民俗文化专家郑承志介绍,三个端午,实际透出秭归人作为屈原亲人、家人的无限追思。传说中,五月五是屈公祭日,五月十五开始为屈公办丧事,二十五丧事结束。
秭归纪念屈原还有一个特别的节目——骚坛斗诗。郑承志介绍,自明代起,秭归乐平里农民自发组织诗社,在端午节时相聚于屈原庙拖长声音吟诵屈原的《橘颂》《离骚》等名作,自己也创作诗歌,成为屈乡独特的人文传统和景观。
端午未到,秭归县茅坪镇大街上的早餐铺子里,早已摆上五彩的丝线捆绑的碧粽。“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在秭归,粽子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
屈乡神话传说,神鱼驮屈原而还,众人聚于江边和龙舟,投粽入江,既是犒劳神鱼也是让它们食粽后背驮屈原更有力量。
其实,在秭归过端午,除了粽子,更常吃的是粑粑。如今,民俗稍改,更有美感的粽子成了端午节的主角。今年的秭归端午文化节上,“寻找粽子王”成了热门活动,主要包括包粽子、创意粽子秀和吃粽子。截至6月18日,“寻找粽子王”活动已经进行了9场海选,近3000人参加比赛。
秭归端午节最大的亮点在于峡江险滩赛龙舟。“全国处处划龙舟,唯有秭归特不同”。秭归龙船多、形体样式多,各乡镇都备有龙船,多由工人自行打造,多者坐42人,小者坐20人;参与人多,忙完夏收的农民、回乡的青年,都踊跃“划一把”;赛法多,两舟赛、拖艄赛、多舟赛、直划赛……峡江之上,龙舟竞渡,蔚为壮观。
由于今年徐家冲港湾正在施工建设中,水上龙舟赛改成了旱地龙舟赛,即在龙舟前后安装两组车轮,坐在龙舟最前方的选手擂鼓助威,并用脚控制龙舟的行进方向,而身后的选手每人手中握着两根木棍用力撑地,在旱地上“划船”,先到终点者获胜。
“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季船”。无论水上陆上,两舟相争,总要拼力斗个胜负。积攒一年的力量此时爆发,山乡村寨全体出动,为自己的队伍、心仪的赛手摇旗呐喊,热闹喧天。
拖艄赛则是在船数少时进行。两三只船,一只船亮艄,另一只同意,也亮艄以应,于是船倒划,将艄搭上坡岸。筛锣后,划手用力划水,将艄拖下水来,竞划渡江。
湖北黄石
送龙舟 打龙舟
本报记者 程远州
●“装饰楼船送屈子,疫气亦随之以去。”西塞神舟会自古以来就是西塞山最隆重的盛会
6月18日,道士洑神舟宫,新制作完工的神舟上,楼台亭榭,雕梁画栋,108位舟神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神舟静立,等待着农历五月十八的登江远行。那一天,伴随着日夜不息的楚剧大戏唱词,四面八方的民众以及周边各市区的数万游客会陆续赶来向神舟许愿求福。
“西塞神舟会”,又称“西塞龙舟会”。自古以来就是湖北黄石西塞山道士洑民众一年中最隆重的盛会。
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预测尸体需10天左右才漂流到西塞山。于是,西塞道士洑村操办送龙舟活动的“厘头会”,扎制“神舟”一艘,将屈原大夫请到神舟上,恭送入江。解
文档评论(0)